毛泽东最早论证土地革命、武装斗争、革命根据地三者关系的文章是()
A. 《井冈山的斗争》
B.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 《新民主主义论》
查看答案
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论述“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阅读下列关于群众与英雄的材料:
【材料1】规律是为平常人设的,不是为天才设的,在天才表现力量的时候,一切规律的桎梏,立刻就被打破了。
——摘自陈铨《狂飙时代的席勒》
【材料2】社会的进展是靠少数超群绝类的天才,不是靠千万庸碌的群众。天才是民族的灵魂,是群众的救星,没有天才的领导组织,民族国家,根本就不能存在发展。
——摘自陈铨《德国民族的性格与思想》
【材料3】对于民粹派所谓群众是群氓、只有英雄才能创造历史并把群氓变为人民的论断,马克思主义者的回答是:并不是英雄创造历史,而是历史创造英雄,也就是说,不是英雄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英雄并推动历史前进。
——摘自《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材料4】如果要去探究那些隐藏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而且往往是不自觉地——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那么应当注意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民族,以及在每一民族中间又使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请回答:
(1)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材料1和2中的观点。
(2)分析材料4,说明我们应如何理解杰出人物的动机。
(3)比较材料1、2、3、4中的观点,指出其区别,并简述英雄的产生与作用。
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所属“经济分析局”于2003年10月29日发表研究报告《中国工业化扩张:东亚国家的挑战》,报告认为:中国对澳许多出口产品(特别是矿产品)有着巨大的需求,并且在未来十年内这种需求将继续快速增长。报告分析,中澳两国间贸易存在着巨大互补性。澳是矿产、能源和农产品的净出口国,是众多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净进口国。中国是矿产品、能源产品(铁矿石、铜、铝土、小麦等)的净进口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办公机械、服装、纺织、鞋等)的净出口国。牢固的贸易伙伴关系,将使两国互惠互益。该报告认为,中国的工业化扩张和进一步融入地区“经济链”中将使其出口迅猛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原材料、零部件进口的大幅增加。
根据材料。说明我国参与经济合作的必要性。
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
A. 破除迷信
B. 密切联系群众
C. 坚持调查研究
D. 理论联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