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速公路H合同段在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1施工需要大量的钢筋,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选择了与其有长期合作关系的某厂作为供货方。在对该厂钢筋出厂合格证、材质检验报告进行核查后与该厂签订了钢筋供货合同。28月29日,项目经理部对K20+080~K21+080段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质量检查时发现:压实度不够(35处)、厚度不够(18处)、小面积网裂(5处)、局部油包(2处)、平整度不够(2处)。
【某高速公路H合同段在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1施工需要大量的钢筋,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选择了与其有长期合作关系的某厂作为供货方。在对该厂钢筋出厂合格证、材质检验报告进行核查后与该厂签订了钢筋供货合同。28月29日,项目经理部对K20+080~K21+080段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质量检查时发现:压实度不够(35处)、厚度不够(18处)、小面积网裂(5处)、局部油包(2处)、平整度不够(2处)。
【
查看答案
某二级公路隧道穿越的岩层主要由砂层泥岩和砂岩组成,为n-m类围岩,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防水层设计为塑料防水板。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两次冒顶、塌方。
【问题】1、针对上述地质和涌水情况,你认为在施工中应采取哪些某二级公路隧道穿越的岩层主要由砂层泥岩和砂岩组成,为n-m类围岩,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防水层设计为塑料防水板。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两次冒顶、塌方。
【问题】1、针对上述地质和涌水情况,你认为在施工中应采取哪些
某公路工程,施工合同工期为20个月,土方工程量为28000m3,土方单价为18元/m3。施工合同中规定,土方工程量超出原估计工程量15%时,新的土方单价应调整为15元/m3。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6-3所示(时间单位:月)。其中工作A、E、J共用一台施工机械且必须顺序施工。3、如果所增加的工作F为土方工程,经监理工程师复核确认的工作F的土方工程量为10000m3,则土方工程的总费用
某公路工程原施工网络计划如图6—8所示,该工程总工期为一年,在工程按计划进行14周后(已完成A、B两项工程施工),业主方向承包方提出增加一项新的土方工程项目N,该项工作要求在F工作结束以后开始,并在G工作开始前完成,以保证G工作在E和N工作完成后开始施工,根据承包商提出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核认可,该项N工作的施工时间需9周。2、原计划中,工作C、F、J三项均为土方工程,土方工程量分别为7000m3、1
某二级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位于一盆地边缘的山区,主要分布有寒武系三游洞组至三叠系大冶组地层,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Ⅱ类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
【问题】1、承包人采用的开挖施工方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某二级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位于一盆地边缘的山区,主要分布有寒武系三游洞组至三叠系大冶组地层,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Ⅱ类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
【问题】1、承包人采用的开挖施工方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