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说到底就是中国化。绝大多数人都能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中国化的重大意义,但也有人存在模糊认识:既然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那为什么还要本土化呢?好像提本土化就是贬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还有人认为,如果马克思主义必须本土化,要经过一番改造才能发挥作用,那就说明马克思主义本来不具有普遍真理性,否则为什么不能直接拿来用?从哲学上讲,这两种看法的错误在于没能正确认识
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B. 真理的主观内容与客观形式
C. 运动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D. 可能与现实的相互转化
查看答案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是指
A. 事物质变的关节点
B. 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C. 事物保持自己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D. 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有备才能无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底线思维,强调凡事不能超越底线。如法律底线、政策底线、利益底线、道德底线等,一旦被突破,就会出现无法接受的坏结果。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底线是指
A. 联系的条件性
B. 度的关节点
C. 主要矛盾
D. 事物发展的连续性
“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是生命。”从哲学上讲,这说明
A. 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B. 辩证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C. 真理是主观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D. 必然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
水葫芦,也叫水浮莲,20世纪初作为观赏植物被引入中国。后由于水葫芦本身含有一定的植物蛋白,于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用作家畜尤其是猪的饲料,从而得到大面积推广。没想到水葫芦的繁殖能力惊人,经常会出现抢占水面从而影响航运、窒息鱼类的问题,现在单是人工打捞的费用每年就高达1亿元。这说明
A. 应该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B. 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
C. 改造自然必然导致生态的失衡
D. 自然界因人类的岀现丧失了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