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甲公司、乙公司和丙公司为三家新能源领域的高科技企业,经营同类业务。甲公司为上市公司,乙公司、丙公司为非上市公司。甲公司总部在北京,乙公司总部在上海,丙公司总部在广州。甲公司财务状况和银行信用良好,对于银行贷款能够提供足额担保。(1)甲公司为扩大市场规模,于2013年1月着手筹备收购乙公司100%的股权。经双方协商同意,聘请具有证券业务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经过评估,甲公司价值为50亿元,乙公司价值为18亿元,预计并购后的整体公司价值为75亿元。从价值评估结果看,甲公司收购乙公司能够产生良好的并购协同效应。经过一系列并购流程后,双方于2013年4月1日签署了并购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需支付并购对价20亿元,在并购合同签署后5个月内支付完毕。甲公司因自有资金不足以全额支付并购对价,需要从外部融资10亿元。甲公司决定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筹集该并购资金,并于2013年8月5日按面值发行5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10亿元,每份面值100元,票面年利率1.2%,按年支付利息;3年后可按面值转股,转换价格16元/股;不考虑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费用。2013年8月底前,甲公司全额支付了并购对价,并办理完毕全部并购交易相关手续。甲公司在并购后整合过程中,为保证乙公司经营管理顺利过渡,留用了乙公司原管理层的主要人员及业务骨干,并对其他人员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将本公司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移植到乙公司;重点加强了财务一体化管理,向乙公司派出财务总监,实行资金集中管理,统一会计政策和会计核算体系。(2)2014年1月,在成功并购乙公司的基础上,甲公司又着手筹备并购丙公司。2014年5月,双方经过多轮谈判后签署并购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需支付并购对价15亿元。甲公司因自有资金不足以全额支付并购对价,需要从外部融资6亿元。甲公司就此次并购有两种外部融资方式可供选择:一是并购贷款;二是定向增发普通股。甲公司董事会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就选择外部融资方式提出如下要求:一是尽量不稀释原有股东股权比例;二是融资需时最短,不影响并购项目的如期完成。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 根据资料(1),如果2016年8月5日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分别计算每份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转换比率和转换价值(假定转换日甲公司股票市价为18元/股)。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甲公司系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注册会计师在对甲公司2013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关注到甲公司2013年度下列有关金融工具业务及其会计处理事项:(1)2013年1月8日,甲公司购入A公司股票,不能对A公司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A公司股票具有活跃市场。甲公司根据公司管理意图和风险管理策略,将购入的A公司股票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仍持有该股票投资。对此,甲公司将该股票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及当年应收的现金股利均计入了所有者权益。(2)2013年10月14日,甲公司因急需周转资金,与某商业银行签订了应收账款保理合同。甲公司将应收S公司货款3000万元转移给该商业银行,取得货币资金2600万元。根据合同约定,该商业银行到期无法从S公司收回全部货款时,有权向甲公司追偿。对此,甲公司终止确认了对S公司的应收账款。(3)2013年12月,甲公司持有的某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持续上涨。甲公司考虑到公司现存股权投资的收益不佳,于2013年12月31日将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并将该投资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4)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根据客观证据判断所拥有的某长期应收款项发生了减值。该长期应收款项系甲公司于2013年10月8日取得,收款期为18个月,且金额重大;取得该长期应收款项时,经计算确定的实际利率为5%。2013年12月31日,与该长期应收款项特征类似的债权的年化市场利率为5.6%。对此,甲公司采用市场利率5.6%对该长期应收款项未来现金流量予以折现确定现值,并将该现值与2013年12月31日该长期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5)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后,判断其生产产品所需的某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上涨。对此,甲公司决定对预定3个月后需购入的该原材料采用卖出套期保值方式进行套期保值,并与有关方签订了正式协议。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 根据资料(5),判断甲公司采用的套期保值方式是否恰当,并说明理由。

某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销售一新血糖仪和试纸,由于设计技术不够成熟,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影响患者血糖测试结果。事后,该企业拒绝就具体原因做出说明,也拒绝消费者的退货要求和提供赔偿。该公司的行为所侵犯的消费者权利有

A. 安全保障权
B. 知悉真情权
C. 人格尊严权
D. 诉讼救济权
E. 获取赔偿权

对于被判处拘役缓刑、有期徒刑缓刑的罪犯,由______负责考察。

A. 人民法院
B. 人民检察院
C. 公安机关
D. 基层保卫组织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分析评价结果,采取的处理方式有

A. 责令修改药品说明书
B. 暂停生产、销售和使用该药品
C. 对不良反应大的药品应当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并予以公布
D. 对已撤销批准证明文件的药品,要求将已生产的药品退回药品生产企业销毁处理
E. 对已撤销批准证明文件的药品,要求将已销售的药品返回药品经营企业销毁处理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