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音乐“新艺术”阶段出现的新的对位音响现象,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
A. 在探索新音乐的节奏手段的同时,14世纪也开始注意发掘变化音级的和声效果以获取新的表情风格。变化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世纪,所谓“伪音” (musica ficta)即基本自然音级之外的变化音级,当时常常是为避免三全音程的不协和效果而使用。
B. 13世纪伪音理论主要局限于单声音乐。14世纪则在复调音乐中较多地使用。常见的是使用于终止,喜欢在终止时旋律临时升高,以小二度上行结束,这种新的终止式既带来新的音响,也对以后的调性思维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C. 在《新音乐的艺术》中穆里斯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他主张在以五度终止时前面的三度应该是大三度,以八度终止时前面的六度应该是大六度(终止于同度时则应为 小三度),当由于变化音级而导致出现三全音的音程结合时,根据当时的原则,应该同时变化内声部音级予以避免,这形成了二重变化音的终止形式。
D. 伪音的使用尽管在14世纪比较普遍,但在习惯上人们常常并不是都严格地记写,很多情况下是演唱者根据经验即兴地歌唱。
查看答案
代表中世纪音乐“新艺术”成就主要集中于( )等方面。
A. 新艺术与古艺术之争以及《福维尔传奇》
B. 新的记谱方式
C. 等节奏
D. 新的对位音响
纪尧姆·德·马肖(Guillaume de Machaut,1300-1377)是法国新艺术音乐的____人物。
马肖在诗歌和音乐创作情况的资料保存得非常完备,在西方音乐史上他是作品得到完整保存的____音乐家。
马肖的音乐作品涉猎到14世纪几乎所有重要的音乐体裁,其中有经文歌、弥撒, 以及大量世俗歌曲,他总结了法国晚期中世纪音乐的一系列成果,成为一个时代的音乐家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