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和传承、据《说文解字》阐释,汉语中“法”的古体是“灋”。 “灋,弄也,水之如平,从水,所以角不直者去之,从去。”在古代,“法”主要表现为“刑”或“刑律”,“刑”既有形戮、罪罚之意,也有规范之意:“廌”也称“獬豸”,是神话中的触角兽,它公正不阿、善断是非曲直。上述材料表明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对法律的理解和诉求是【2017】
A. 法律寄托着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的价值追求
B. 法律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C. 法律富含这公平如水、正义神圣的深刻意蕴
D. 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天下大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对守法的正确理解是【2018】
A. 守法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B. 守法是行使法定的权利,履行法定的义务
C. 守法意味着一切组织和个人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
D. 守法的主体是一切组织和个人
2020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这部法典共七编,1260 条,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系统地整合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司法实践中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和借鉴了中外优势法治建设的有益成果,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编纂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是【2021】
A.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法律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B.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求
C.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D. 增进人民福祉,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继2011年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以后,2014年又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标。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的变化体现在【2016】
A. 法治体系不仅有法律规范体系,还包括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
B. 法治体系强调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C. 法治体系既要有法律的制度,也要保证法律的落实
D. 法治体系不仅仅是静态的法律文本,而且也是动态的法的实现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