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针对“如何促进教育公平”这一问题,你认为当前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要求] 有针对性、可行性,5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教育公平的观念源远流长,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请你根据对全部“给定资料”的理解与感悟,并联系实际,以“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掌握在1200字以内。

甲文 土 地 朴康平 我在黄河的摇篮中长大,那浑黄的土地铸就了我金子一样的情思。我记着:“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远是龙的传人。”…… 而当我穿过潮润的东北大地时,当我穿过温热的海南岛时,我那关于土地的记忆又揉进了更丰富的光泽。 东北的泥土是黝黑黝黑的,仿佛沉积了久远而深重的苦难,仿佛凝聚着世界更迭的希求。它滋养着一望无际的大森林,托举起一段蓬蓬勃勃的历史,在那里,我感到自己那样坦荡、充实。 海南的泥土是深红深红的,一踏上它,便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奔跑的冲动。不知是谁点燃了它,以唤起飞翔的羽翼,昭示一片热气腾腾的前景。在那里,我感到自己充溢着创造的活力、青春和热情。 我走过浑黄的土地。我走过黝黑的土地。我走过深红的土地。好像有一条五光十色的巨龙牵引着我,追怀往事,探寻未来。……我要腾飞! 乙文: 故乡的一捧泥土 于宗信 一位台湾老渔农,用一块红色的绸布,包了一捧故乡的泥土,上船了。 这捧温暖的泥土啊,紧紧地贴在他的胸前。 他带着这捧泥土,就要回到台湾。 他品味着临别前,年过八旬的老母亲那一番话: “孩子,你回去吧。宝岛上,还有你的妻子、儿女。当你想妈妈的时候,就看一看这捧故乡的泥土,能看见妈妈的眼睛,能听到妈妈的心音。” 母亲在向他挥手,是告别,也是召唤。 母亲的手啊,在他胸中搅起了一阵阵激动的浪花。于是,一阵热雨,洒落在海峡里。 他望着妈妈慈祥的面容,不禁失声叫喊起来:“妈妈,我会回来的!” 他一边呼喊着,一边把泥土更紧地、更紧地贴在胸前。天空、大海也荡起回声:“妈妈,我会回来的!” 这回声,把波浪的旋律,推向海峡彼岸的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心灵深处…… 甲文描写这三种土地的顺序能否调换来写原因是什么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A. 可以调换,因为它们的关系是并列的,先写哪一处都可。
B. 不能调换,因为调换了次序就影响了文章的抒情和联想思路。
C. 不能调换,因为调换了次序就不能突出重点。
D. 不能调换,因为它们的关系是承递关系。

“给定资料3”中提到高考虚假加分问题,对这一问题你怎么看 [要求] 观点明确,言简意明,250字左右。

材料1 1999年秋天,英国广播公司(BBC)用几周时间在国际互联网上评选“千年伟人”活动,评选结果是马克思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世界最有影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后来路透社又邀请政界、商界和学术领域的名人评选“千年伟人”,对39名候选人的投票比较平均,爱因斯坦仅以一分的优势领先于马克思。说明马克思是当之无愧的“千年伟人”。 从1995年到1998年,千人以上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会议开过四次。2000年世纪之交,法国“马克思园地”协会在巴黎举办规模盛大的、题为“全球化与人类解放”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时,在纽约还举行了2400人参加的“世界社会主义者大会”。世界其他地区也举办了类似的活动。法国《世界报》用“回归马克思”的题目来形容并点评这种热潮。法国《人道报》在报道1998年巴黎国际大会时有这样的文字:从纽约到东京,从圣保罗到耶路撒冷,从新德里到伦敦,到处都奏响了《共产党宣言》的乐章,而这次会议将“再次让历史沸腾起来”,“《宣言》对2l世纪仍将发生重要影响”。 ——靳辉明:《千年伟人马克思》,《参考信息》,2002年4月30日 材料2 马克思并非高官政要,也并非亿万富翁,他一生穷困,连爱子夭折都无钱安葬。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逝世时惊动了整个欧洲,不少报刊发表评论和文章对他表示敬意,不少工人组织对他表示哀悼。在相隔一个多世纪之后的今天,在英国,马克思名列公选的千年伟人之首。在人类历史上为穷人说话表示哀怜的思想家并不少,唯有马克思不是用怜悯,不是用眼泪,不是用同情的抚慰,而是真正用科学理论揭示他们的处境和获得自身解放的途径。马克思是用真理征服世界,用真理改造世界的。这个真理就是他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创立的,为什么至今仍然具有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它所研究的主题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问题,它所研究的对象是作为社会形态的资本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的某一阶段。因此,它的结论是关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和无产阶级解放的具有规律性的结论。正因为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要求,所以它不是停留在资本主义的表层,不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象的描述,而是着力于把握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至今仍然闪耀着真理光芒的一个重要原因。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没有止境,马克思主义前途光明。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永放光芒》,《光明日报》,2003年4月1日 请回答: 马克思被评选为“千年伟人”,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