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六祖惠能认为( )
A. 运动与物质不可分
B.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C. 运动是物质之根本属性
D.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查看答案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讲话中讲道: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在德国特里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早在中学时代,他就树立了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志向。大学时代,马克思广泛钻研哲学、历史学、法学等知识,探寻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犀利抨击普鲁士政府的专制统治,维护人民权利。1843年移居巴黎后,马克思积极参与工人运动,在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的结合中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恩格斯说,《共产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
A. 是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B. 完全是马克思个人思想发展的结果
C. 是一帆风顺的
D. 是脱离工人运动的具体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A. 可知论的观点
B. 实践的观点
C. 辩证法的观点
D. 反映论的观点
有人认为,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这种观念的错误在于( )。
A. 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B. 把意识等同于物质
C. 认为意识是对存在的直观反映
D. 混淆了人类意识自然演化的阶段
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
A. 心外无物
B.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 理在事先
D. 存在就是被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