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政工程基础采用明挖基坑施工,基坑挖深为5.5m,地下水在地面以下1.5m,坑底黏土下存在承压水层。坑壁采用网喷混凝土加固。基坑附近有高层建筑物及大量地下管线。设计要求每层开挖1.5m,即进行挂网喷射混凝土加固。由于在市区,现场场地狭小,项目经理决定把钢材堆放在基坑坑顶附近;为便于出土,把开挖的弃土先堆放在基坑北侧坑顶,然后再装入自卸汽车运出。由于工期紧张,施工单位把每层开挖深度增大为3.0m,以加快基坑挖土及加固施工的进度。在开挖第二层土时,基坑变形量显著增大,变形发展速率越来越快。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坑顶地表出现许多平行基坑裂缝。但施工单位对此没有在意,继续按原方案开挖。当基坑施工至5m深时,基坑出现了明显的坍塌征兆。项目经理决定对基坑进行加固处理,组织人员在坑内抢险,但已经为时过晚,基坑坍塌造成了多人死亡的重大事故,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工程基坑应重点监测内容()等。
A. 基坑侧壁水平位移
B. 周边建筑物、管线沉降
C. 基坑底部隆起位移
D. 出土量大小
E. 人员进出情况
查看答案
某公司施工一条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混凝土板厚24cm,双层钢筋网片,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采用人工小型机具摊铺。施工环境温度25℃。混凝土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不得过振,且振动时间不宜少于()s,移动间距不宜大于()cm。
A. 30,30
B. 50,50
C. 50,30
D. 30,50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的"质量控制资料"项内,总监理工程师验收符合要求后在"监理单位验收结论"栏填写()。
A. 好
B. 完整并符合要求
C. 符合要求
D. 同意验收
()年,FAO/WHO首次提出了风险分析的概念。
A. 1990
B. 1991
C. 1992
D. 1993
某新建城市快速路一处暗浜横跨主线,长度50m,深度4m,需要进行软基处理。路面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厚24cm,上下两层钢筋网片,夏季施工。钢筋网片分()次安放就位,钢筋网片的安装高度为()。
A. 一、设计高度
B. 一、设计高度十预留沉落高度
C. 二、小于设计高度
D. 二、大于设计高度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