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67岁,因低热、乏力2个月余就诊,两侧颈部可触及多个蚕豆大小淋巴结,脾肋下2cm,RBC 4.25×1012/L,Hb134g/L,WBC 19.1×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分叶核细胞15%、中性杆状核细胞2%、淋巴细胞83%。PLT 152×109/L。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以淋巴细胞系增生为主,幼淋细胞3%,淋巴细胞78%。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 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查看答案
bcr-abl融合基因常见于
A.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C.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血象特点错误的是
A. 起病时红细胞、血小板即可减少
B. 持续性淋巴细胞增多
C. 血中篮细胞增多
D. 淋巴细胞与正常小淋巴细胞形态明显不同
E. 有时可将少量原幼淋细胞
女性,32岁。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服卡巴马唑(甲亢平)治疗,在服药过程中突然寒战、高热、咽痛就诊℃。体检:体温40℃,咽红,扁桃体Ⅱ度肿大,有溃烂,甲状腺Ⅱ度肿大,心率140次/min。化验:Hb110g/L,WBC0.8×109/L,血小板103×109/L,中性粒细胞0.30(30%),淋巴细胞0.70(70%)。骨髓检查增生活跃,粒系增生低下,原粒占0.02(2%),早幼粒0.03(3%),其他阶段粒细胞罕见,红细胞系占0.65(65%),形态无异常,全片巨核细胞20个。该患者此次就诊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征
B. 坏死性扁桃体炎
C.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D. 粒细胞缺乏症
E. 急性红白血病
临床上IgG型多发性骨髓瘤约占
A. 0.9
B. 0.7
C. 0.5
D. 0.4
E.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