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00年考试真题)甲公司1996年6月30日从银行借入资金1 000 000元,用于购置大型设备。借款期限为2年,年利率为10%,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款项已存入银行。1996年7月1日,甲公司收到购入的设备,并用银行存款支付设备价款840 000元(含增值税)。该设备安装调试期间发生安装调试160 000元,于1096年12月31日投入使用。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1998年6月30日,甲公司川以银行存款归还借款本息1 200 000元。1999年1月1日。甲公司因转产,将该设备出售,收到价款450 000元,存入银行。另外,甲公司用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2 000元。(不考虑借款存入银行产生的利息收入)
要求:
(1)计算该设备的入账价值。
(2)计算该设备1997年度、1998年度应计提的折旧费用。
(3)编制1997年末应计借款利息的会计分录。
(4)编制归还借款本息时的会计分录。
(5)编制出售该设备时的会计分录。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选做题Ⅰ:
下面是一组有关日本对外关系的材料:
材料1
在和约和本条约生效之日,由日本授予、并由美利坚合众国接受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美国陆、海、空军的权利。
(美国驻军)镇压由于一个或几个外国之煽动和干涉在日本引起的大规模暴动和骚乱。
未经美利坚合众国事先同意,日本不得将任何基地给予任何第三国,亦不得将基地上或与基地有关之任何权利、权力或权限,或陆、海、空军驻防、演习,或边境之权利给予任何第三国。
——摘自《日美安全保障条约》
材料2
表1:1960年至1972年日本与世界生产水平比较
——摘自《世界经济中的日本》伊藤
材料3
在内政方面,为运用以往经济成长的成果,谋求国土的划时代的利益,解决公害、住宅、土地问题等,要断然推行基于长期展望的对策,实现国民的福利;在外交方面,要加速实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邦交正常化,要在动荡的世界形势中强有力地推进和平外交。
——摘自田中首相在首次内阁会议上的讲话
美国顾不上日本了。日本也要提高自主性,这是必要的。
——摘自日本外相大平正芳的谈话
美国舆论普遍认为:“日中关系正常化将削弱美国在远东的影响……在外交、军事和经济方面与美国紧紧连在一起的日本现在将开展它自己的独立外交。”
——摘自1972年9月28日共同社华盛顿电讯
材料4
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增加日本不仅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
——摘自1983年7月30日中曾根首相在群马县上的讲话
现在要求我们站在两千年传统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特点,在文化上和政治上为世界做出贡献……只停留在经济国际化,而不在文化、政治方面为世界作贡献,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国际国家.
——摘自1983年9月9日中曾根首相在国会的演说
必须以美、日、欧三极为主导来形成世界新秩序。
——摘自日本首相海部俊树1993年1月给美国总统布什的信
1998年世界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万亿美元,其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3万亿美元。三者合计占据了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2/3。这一5:5:3的格局恰好与战前相似,.它象征着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比例。也就是说, 日本再次成为5:5:3的一员,处在了参与构筑和维持国际秩序的地位。由于美国独立支撑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时代已经结束,美、日、欧协调的体制就成为掌握今后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关键,建立秩序的责任,也就必须由美、日、欧三极共同负担。为此,日本应尽快将战后以来中小国家式的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进取的大国外交,为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自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进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指出战后初期日本的国际地位和对外政策如何?
(2)根据材料2和3,说明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在国家经济实力和对外政策上有何重要特点。
(3)结合材料4,从材料4与材料3的比较中,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对外战略的变化,并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选做题Ⅱ
下列是有关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材料
材料1
据1999年7月15日《人民日报》报道,去年下半年以来实施的以扩大财政投资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我国在宏观调控方面采取的一项果断而有益的措施,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取得了明显效果。据统计,1998年通过增发国债扩大基础设施投资,约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对基本实现年初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材料2
据1999年7月14日《人民日报》报道,我国经济生活中既有过去长期积累下来的矛盾,也有新出现的问题。特别是今年3、4月份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外部环境,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①是外贸出口下降,贸易顺差大幅度减少,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由过去的有力拉动转变为明显制约。②是消费需求不足。由于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对未来减收增支的预期增强,导致居民储蓄倾向强化,消费意愿减弱,制约了总需求的增长。③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放慢。④是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生产资料价格连续下降的时间更长。⑤是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材料3
据1999年7月16日《人民日报》报道,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宏观调控必须实施综合性对策。要进一步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努力拉动消费、投资和出口需求;同时,加快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改革,确保社会稳定,以继续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请回答:
(1)简析制约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2)怎样加大财政政策的力度,刺激投资需求的增长?
(3)怎样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刺激消费需求?

你负责组织招聘全运会的志愿者。你如何开展?

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和怎样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复选框通过【 】来监听ItemEvent事件。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