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是近代文人李叔同创作的《送别》里的歌词,其实《送别》的曲调适自美国作者奥德威所作歌曲《梦见家和母亲》。上述材料表明()
A. 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逐渐趋同
B. 不同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C. 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D. 艺术家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归属感
查看答案
就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而言,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主要表明()
A. 民族文化本身就是世界文化
B. 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没有界限
C.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承认文化多样性的基本前提
D. 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又都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
“Dama(大妈)”“Tuhao(土豪)”等一些新词在海外媒体或口头交际中成为热点。截至目前,已有245个汉语词汇在牛津英语词典中“安家落户”。从哲学与文化角度看,这()①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 ②体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④表明不同民族文化最终会走向完全融合之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世界就是一幅绚丽的图画,七种颜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从文化视角看,这句话表达了()①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 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如果全世界都吃汉堡包,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B. 文化多样性是各民族文化得以生存和延续的条件
C. 只有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
D. 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