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大学图书馆进行装修改造,根据施工设计和使用功能的要求,采用大量的轻质隔墙。外墙采用建筑幕墙,承揽该装修改造工程的施工单位根据《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对工程细部构造施工质量的控制做了大量的工作。该施工单位在轻质隔墙施工过程中提出以下技术要求。
(1)板材隔墙施工过程中如遇到门洞,应从两侧向门洞处依次施工。
(2)石膏板安装牢固时,隔墙端部的石膏板与周围的墙、柱应留有10mm的槽口,槽口处加嵌缝膏,使面板与邻近表面紧密接触。
(3)当轻质隔墙下端用木踢脚覆盖时,饰面板应与地面留有5~10mm缝隙。
(4)石膏板的接缝缝隙应保证在8~10mm范围内。
该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特别注重现场文明施工和现场的环境保护措施,工程施工后,被评为优质工程。
【问题】
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细部构造是指哪些子分部工程中的细部节点构造?
2.轻质隔墙按构造方式和所用材料的种类不同可分为哪几种类型?石膏板属于哪种轻质隔墙?
3.逐条判断该施工单位在轻质隔墙施工过程中提出的技术要求正确与否,如不正确,请改正。
4.简述板材隔墙的施工工艺流程。
5.轻质隔墙的节点处理主要包括哪几项?
6.建筑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7.建筑工程施工环境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国际和国内天然大理石板材的通用厚度为()mm。

A. 5
B. 8
C. 10
D. 20

关于混凝土外加剂中膨胀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膨胀剂主要有硫铝酸钙类、氧化钙类、金属类等
B. 膨胀剂适用于补偿收缩混凝土、填充用膨胀混凝土、灌浆用膨胀砂浆、自应力混凝土
C. 含硫铝酸钙类、硫铝酸钙一氧化钙类膨胀剂的混凝土(砂浆)不得用于长期环境温度为50℃以上的工程
D. 含氧化钙类膨胀剂配制的混凝土(砂浆)不得用于海水或有侵蚀性水的工程

某工程项目业主与某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并与某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监理合同。合同签订后,总监理工程师及时组建了监理机构,并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了监理规划和相应的监理实施细则。在开工前的施工准备阶段实施监理时,遇到了以下事件。
事件1:在施工合同专用条款中约定的开工日之前4天,施工承包单位派人口头通知监理工程师,以施工机械因故未能到场为由要求申请延期开工。监理工程师以其口头通知无效为由不予理睬。
事件2:在投标期间承包方未在标书中提出分包要求。中标后,在合同约定开工日之前10天承包方以地质条件复杂为由,书面申请将基础工程施工分包给某专业基础工程施工公司,并提交了分包商资质材料,此外,还以工期紧张为理由,书面要求将主体工程的一部分分包给某个一级工程承包公司。
事件3:在招标阶段,业主在招标文件中指定要求将基础工程分包给业主推荐的某基础承包企业。施工单位中标后,与业主推荐的基础承包企业签订了分包合同。在施工中,由于分包单位的失误,质量不符合要求,因返工而延误了工期并造成一定的损失,总承包单位以分包单位是业主方指定的为由,为此总包不承担责任,而应由业主方承担责任。
事件4:施工合同约定业主应按规定的时间提供图纸7套,但施工单位要求业主多提供2套图纸。
事件5:在合同约定的工程开工日前某个规定的时间,承包方按时提交了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监理工程师及时进行了审查,并予以确认和批准。此后,承包方在按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时,发现施工方案有缺陷,造成了安全事故,延误了工程进度。为此,承包方以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监理工程师应承担相应责任为理由而提出索赔要求。
事件6:按合同约定,发包人应在约定的开工日前7天向承包人支付相当于合同额20%的工程预付款。但在合同约定的支付日发包人以资金未到位为由而未支付。而且,承包人到约定支付日之后的第8天仍未收到预付款。为此,承包人向发包人发出支付要求的书面通知。但此后仍未见发包方支付,承包方乃于开工后的第10天停止了施工,并要求发包人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并承担由约定支付日起算的利息。
【问题】
1.事件1中承包方与监理方的做法是否恰当,工期是否应予以延长?
2.针对事件2中监理机构应如何处理?有关法规对分包有什么主要的规定?
3.事件3中承包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
4.事件4中施工图纸的费用应由谁承担?如果在基础施工前,业主未能按期提供相应的图纸,使施工延误了一周。承包方为此提出了延长工期一周及补偿相应经济损失的要求,监理工程师对此是否应予以同意?
5.对于事件5中监理方应如何处理?
6.事件6中承包方的做法是否正确?

(一)
某机电工程进行到试运行阶段,该工程共包括A、B两个单位工程,单位工程A办理了中间交接,单位工程B完成了系统试验,大部分机械设备进行了单机试运行。联动试运行由建设单位组织,试运行操作人员刚经培训返回工厂,还未熟悉工艺流程和操作程序,为使工程尽快投产,建设单位认为联动试运行的条件已基本具备,可以进行联动试运行。建设单位决定在联动试运行中,对单位工程B未进行单机试运行的机械设备一并进行运行和考核,待联动试运行完成后,再补办单位工程B的中间交接手续,联动试运行开始后,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单位工程B一台整体安装的进料离心泵振动值超标,轴承密封处泄漏,一条合金钢管道焊缝多处泄漏,中断试运行后经检查确认,未查到该泵的开箱检查记录和有关安装施工记录,管道焊缝未达到标准要求的抽检比例,存在焊缝漏检现象。根据事件的影响和损失程度,认定为工程质量事故。
事件2:单位工程A中,一台换热设备封头法兰发生严重泄漏,经检测是法兰垫片损坏,需要隔断系统更换垫片,致使联动试运行中断3h。事后经检查分析,认定是操作工人误操作,致使系统工作压力超过了设计的规定限值。
【问题】
1.建设单位把未办理中间交接的B单位工程直接进行联动试运行的行为是否正确?中间交接对建设单位有什么作用?
2.事件1中进料离心泵的质量问题是由于在安装施工中存在哪些错误引起的?
3.常见工程质量缺陷界定为质量问题的规定有哪些?事件2中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从操作工人出现误操作分析,试运行操作人员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