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4、5、6月份的拟完工程计划投资额和施工单位的应得工程款额(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查看答案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07年至2009年投资业务有关的资料如下:
(1)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与ABC公司达成协议,以市区200亩土地的土地使用权和两栋办公楼换入ABC公司拥有的乙公司25%的股权和T公司10%的股权。
甲公司200亩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为6760万元,公允价值为13520万元,未曾计提减值准备。两栋办公楼的原价为16900万元,累计折旧为12900万元,公允价值为3380万元,未曾计提减值准备。
ABC公司拥有乙公司25%的股权的账面价值及其公允价值均为10140万元;拥有T公司 10%的股权的账面价值及其公允价值均为6760万元。
甲公司为换入乙公司25%的股权支付税费16万元,甲公司为换入T公司10%的股权支付税费4万元。
甲公司对乙公司投资具有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核算,甲公司对T公司投资无具有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采用成本法核算。甲公司与乙公司、T公司的会计年度及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
2007年1月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40824万元,除下列项目外,其账面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单位:万元)。
(2)2007年5月2日,乙公司宣告发放2006年度的现金股利600万元,并于5月26日实际发放。
(3)2007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3800万元。其中在甲公司取得投资时的账面存货有 20%对外出售。
(4)2008年5月10日,乙公司发现2007年漏记了本应计入当年损益的费用100万元 (具有重大影响),其累积影响净利润的数额为67万元。
(5)2008年度,乙公司发生净亏损1900万元。其中在甲公司取得投资时的账面存货有 80%对外出售。
(6)2008年12月31日,因乙公司发生严重财务困难,甲公司预计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为10000万元。
(7)2009年5月,乙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增加资本公积1000万元。
(8)2009年9月3日,甲公司与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丙公司)签订协议,将其所持有乙公司的25%的股权全部转让给丙公司。股权转让协议如下:①股权转让协议在经甲公司和丙公司的临时股东大会批准后生效;②股权转让价款总额为13000万元,协议生效日丙公司支付股权转让价款总额的90%,股权过户手续办理完成时支付股权转让价款总额的10%。
2009年10月31日,甲公司和丙公司分别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批准了上述股权转让协议。当日,甲公司收到丙公司支付的股权转让价款总额的90%。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上述股权转让的过户手续尚未办理完毕。
(9)2009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其中1月至10月份实现净利润800万元。
假定: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②甲公司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的比例均为10%;③除上述交易或事项外,乙公司未发生导致其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的其他交易或事项。
要求:
(1)编制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以土地使用权和办公楼换人乙公司和T公司股权的相关会计分录。
(2)编制2007年5月2日,乙公司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并收到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
(3)编制2007年度因乙公司实现净利润而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会计分录。
(4)编制2008年5月10日因乙公司发现2007年前期会计差错而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会计分录。
(5)编制2008年度因乙公司发生净亏损而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会计分录。
(6)编制2008年12月31日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7)编制2009年5月因乙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增加资本公积而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会计分录。
(8)编制2009年10月31日甲公司收到丙公司支付的股权转让价款总额的90%的会计分录。
(9)编制2009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的会计分录。
事件4中,施工单位提出调整F和G工作单价的要求是否合理?说明理由。列式计算应调价工作的新单价。
事件2中,发生的经济损失分别由谁承担?建安工程施工单位总共可获得费用补偿为多少?工程延期要求是否成立?
This second volume in the series of Classics of American Librarianship is devoted to library work with children. As stated in the preface to the first volume, on "Library and School", the papers chosen are primarily of historic rather than of present-day value, although many of them embody(包含) principles which govern the practice of today. They have been grouped under general headings in order to bring more closely together material relating to the same or to similar subjects. Several different phases of children's work are thus represented, although no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make the collection comprehensive.
Book-selection for children has not been included, since it is expected that this subject will be treated in another volume as part of the general subject of book-selection. In the same way, material on training for library work with children has been reserved for a volume on library training.
The present volume is an attempt to bring together in accessible(可达到的) form. papers representing the growth and tendencies of forty years of library work with children.
The second volume is primarily devoted to【46】value instead of【47】value.
Material on training for library work with children and【48】are the two subjects that have not been included in this volume.
The aim of this volume is to represent the【49】of【50】of library work with child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