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所监管的企业中,包括A公司、B公司、C公司、D公司、E公司、F公司、G公司和H公司,2014年下半年,这些公司发生的部分业务及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1)A公司持有A1公司43%的股份,是A1公司的第一大股东;X公司持有A1公司27%的股份;Y公司持有A1公司29%的股份;其他5个股东共持有A1公司1%的股份,A公司与X公司、Y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X公司与Y公司存在关联方关系。对此,A公司做出了如下判断及相关会计处理:
①A公司能够对A1公司实时控制,应将A1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的范围;
②A公司对A1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2)B公司是投资性主体并控制B1、B2、B3三个子公司,且仅有B1子公司为B公司的投资活动提供相关服务。B公司无母公司,对此,B公司做出了如下判断及相关会计处理:
①B公司仅应将B1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②B公司对B2、B3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3)2014年7月25日,C公司支付银行存款8 000万元取得D公司70%的股份并能够对D公司实施控制。C公司于D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购买日,D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3 000万元。对此,C公司做出了如下判断及相关会计处理:
①C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8 000万元;
②C公司编制购买日合并资产负债表时,确认少数股东权益3 900万元,增加合并留存收益1 100万元
(4)E公司持有E1公司67%的股份,持有E2公司90%的股份,E公司对E1公司和E2公司都能实施控制。2014年8月18日,E1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5 000万元取得E2公司90%的股份,并能对E2公司实施控制。合并日,E1公司和E2公司相关资料如下:
E1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95 000万元,其中,资本公积(股本溢价)2 000万元。
E2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0 000万元(其中,留存收益6 000万元,且公司无商誉),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3 000万元。
(5)2014年9月27日,F公司支付银行存款4 000万元合并G公司,合并后,G公司的独立法人资格不再存在,F公司于G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购买日,G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 600万元(G公司无商誉),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 700万元。
(6)H公司是H1公司的母公司。2014年10月,H1公司将其生产的一批产品销售给H公司,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100万元。增值税额为17万元,该批产品的成本为70万元。假定:2014年年末H1公司仍未收回该项销售形成的应收账款,并对该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H公司将购入的该产品做为库存商品管理,该产品至2014年年末仍未出售,也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H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H1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
假定上述涉及的股份均为有表决权股份,且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至(3),逐项支出A公司、B公司和C公司的判断及相关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对不正确的,分别说明理由。
2.根据资料(4),计算E1公司在编制合并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将E2公司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归属于E1公司的部分,自E1公司的资本公积转入合并留存收益的金额。
3.根据资料(5),计算购买日F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金额。
4.根据资料(6),分别计算或确认H公司编制2014年12月31日的合并财务报表时,应抵消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营业利润的金额,以及应调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F公司是一家从事通讯技术开发与产品生产的高科技公司,成立于2000年,该公司原来一直将持续盈利能力目标作为财务战略目标,并将利润作为其业绩考核的核心指标。但近年来,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大幅下滑,市场占有率也出现了下降。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公司董事会决定转变财务战略目标,由持续盈利能力目标转变为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并确定以经济增加值作为其业绩考核的核心指标。
经过充分的分析研究,该公司确定的明年目标经济增加值为2000万元,目前该公司正在进行2010年的财务规划,有关资料如下:
(1)200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0000万元,净利润2000万元,平均资产总额为8000万元,平均无息流动负债为800万元;
(2)2010年预计销售收入增长10%,预计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不变,并且平均无息流动负债与销售收入的比例也不变;
(3)公司为推进技术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2010年拟投入研发费用500万元,其中企业财务报表中管理费用下的研发费为300万元,2010年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发费为200万元;
(4)公司目标资本结构为资产负债率60%,2010年将继续维持。在该资本结构下,公司有息负债利息率为5%。
(5)公司所得税率为25%,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为10%。
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预测明年的经济增加值,并判断该公司能否实现目标。
2.为了提高经济增加值,该公司拟采取如下行动:
(1)减少不影响收入的300万元的经营费用;
(2)重组资本结构(负债权益比率),将资本成本降为9%;
假设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各项行动是独立的,计算说明每一项决策对经济增加值的影响。

东方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子产品生产销售的企业,该公司2011拟并购当地另一家同类型的公司——黄河公司。并购前,两家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并购后,东方公司存续,黄河公司解散。
(1)合并前两家公司的主要财务数据如下:
项目 东方公司 黄河公司
净利润(万元) 14 000 3 000
普通股数(万股) 7 000 5 000
股东权益(万元) 35 000 20 000
市盈率(倍) 20 15
(2)东方公司和黄河公司的股票面值均为1元。如果合并成功,估计新的东方公司每年将因规模效益减少费用1 000万元。
(3)东方公司打算以增发新股的方式以1股换4股黄河公司股票完成合并。
(4)假设两家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30%。
要求:
(1)判断该并购属于那种方式?(至少回答出两种方式)
(2)计算合并前两家公司各自的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每股市价和市净率。
(3)计算合并成功后新的东方公司的每股收益。
(4)假设黄河公司在2009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公司管理层等有关人员共获得100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格5元/股,行权条件为在公司服务满5年。根据有关规定分析:黄河公司在被东方公司合并后,股权激励计划是否继续有效?如果无效,解释理由。如果有效,股票期权数量和行权价格是否需要调整?如何调整?给出调整结果。
(5)说明在本次合并中,是否有可能产生商誉?如果不可能,简要解释原因;如果可能,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商誉?

甲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下设A、B两个事业部,分别从事医疗化工、电子设备制造业务,2014年7月10日,集团公司召开上半年工作会议,就预算执行情况及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会议要点如下:
(1)预算执行方面,集团公司财务部汇报了1至6月份预算执行情况,集团公司2014年全年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的预算指标分别为500亿元、200亿元、100亿元;上半年实际营业收入200亿元、营业成本140亿元、利润总额30亿元,财务部认为,要完成全年预算指标,压力较大。
(2)预算调整方面,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认为,努力完成全年预算目标仍是本年度的主要任务;在落实任务过程中,既要强化预算的刚性,又要切合实际进行必要的调整。
(3)成本管控方面,A事业部本年度对X药品实施了目标成本管理。目前,A事业部X药品的单位生产成本为9万元/吨,市场上主要竞争对手的X药品平均销售价格为8.8万元/吨,A事业部要求X药品的成本利润率为10%。
(4)项目投资方面,B事业部提出了一项投资计划,预计项目投资总额40000万元,项目建成后每年息税钱利润3500万元。集团公司财务部认为,考虑风险因素后,该项目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10%,项目投资决策时对此应予考虑。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计算集团公司2014年1至6月份有关预算指标的执行进度,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2.根据资料(2),指出集团公司预算应坚持的原则。
3.根据资料(3),依据目标成本发的基本原理,参照主要竞争对手同类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分别计算A事业部X药品的单位目标成本及单位成本降低目标。
4.根据资料(4),计算B事业部拟投资项目的预计剩余收益,并据此判断该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DL公司准备并购目标企业A公司,有关资料如下:
A公司2013年自由现金流量为10 000万元,预计未来三年增长10%,以后进入稳定增长期,保持固定增长率为2%。A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12%。
DL公司并购A公司后新公司价值400 000万元,DL公司价值200 000万元,A公司要求的股权转让价格为150 000万,产生并购费用1000万元。
DL公司对此项并购召开了董事会会议,讨论了并购后公司的各个方面的整合问题,各位董事对此做了如下发言:
董事刘某:企业要通过更大的市场营销努力,提高现有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份额。
董事王某:公司整体资产负债率控制为66%,各责任中心绝对不能突破这条红线。
董事齐某:公司目前正在筹备上市,将流通股股东所持股票按一定比例折换成上市后集团公司的流通股票。
董事何某:并购后为提高集团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双方进行调整、磨合、创新。
董事董某:并购融资关注公司的”资源互补”长期合作”可持续增长与回报”引入战略投资者。
董事钱某:目前公司的实际增长率远高于可持续增长率,为了答谢股东可多发放股利。
要求:
1.运用折现现金流量法估算A公司价值,根据成本效益原则评价是否收购A公司。
2.各位董事发言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分别说明理由;指出董事刘某发言属于的公司战略类型;董事王某发言属于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哪方面?董事齐某发言属于企业融资方式的哪种决策?董事何某发言属于并购哪方面整合?董事董某发言属于哪种融资方式?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