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鹅湖之会”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辩论,朱熹同陆氏兄弟围绕“教人之法”展开激烈辩论。朱熹主张格物致知,穷尽事物之理,陆九渊则主张心即理,发明本心。从哲学角度看,这场辩论的实际上是()。

A.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之争
B. 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之争
C. 客观唯心主义同主观唯心主义之争
D. 机械唯物主义同朴素唯物主义之争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现实存在着的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中抽象出其共同特性,即()。

A. 客观实在性
B. 主观能动性
C. 形式统一性
D. 相对独立性

《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从辩证唯物主义来看,这种观点的局限性在于()。

A. 认为世界不能被感知
B. 认为世界依赖于感觉而存在
C. 认为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源
D. 认为存在绝对静止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对物质作出了全面的科学规定,这一范畴()。

A. 是对费尔巴哈的完全继承
B. 是一切人在生动的人类实践中作出的
C. 是对旧唯物主义的完全继承
D. 是对自然界的直观复写

“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A. 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 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C.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D. 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