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这是采用了哪种推理方式?
查看答案
(二)阅读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日:“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因何而起?
下列句子中,不是意动用法的是()
A. 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己易衣遁矣。
B.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C. 匈奴闻之,号日“汉之飞将军”。
D. 过其友日:“孟尝君客我!”
最后一段采用了哪种抒情方式?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暗含着作者哪两方面的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