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之所以能够形成热潮,原因还在于历史对于80年代"文化批判”之矫枉过正倾向的一种修正和制衡。许多中国知识分子清醒地看到,将中国现实中一切丑恶现象都与传统文化挂起钩来,是对传统文化的莫大误解:传统文化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不但不可以否定,而且是应当大力弘扬的。下列关于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人们因为现实的丑恶,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误解
B. 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应当大力弘扬
C. “国学”研究热潮始于80年代的"文化批判”
D. 90年代的"国学"研究热潮,是对于80年代“文化批判”之矫枉过正倾向的一种修正和制衡
查看答案
-5,6,-3,12,15,()
A. 66
B. 65
C. 64
D. 63
大多数人一般选择夏季旅行,其实在全国的绝大多数省份,夏季都是最没有旅行质量的季节,高温难耐,体力消耗大,此时的风景极少有吸引眼球的特质,景致大打折扣,尤其是一些人文景点,在强光的照射下更显得索然无味。对这段文字的意图概括最准确的是()
A. 夏季是旅游的高峰期
B. 季节对景观质量有很多影响
C. 建议大家尽量避开夏季出游
D. 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夏季普遍高温
3,6,(),54,162
A. 12
B. 18
C. 24
D. 32
在不同的时期,被人类当作食物的植物与动物分别有几千种和上百种。物种的丧失将使食物的多样性减少,使人类仅仅依赖个别几种主要的食物,从而打破人们均衡的饮食结构。此外,随着森林、田野中物种的丧失可能导致某些病原体的增加,而这些病原体是有机体感染疾病的元凶。一些有可能灭绝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实际上是传染病传播的“缓冲区”,它们在人类受到感染之前,代人类承担了很多疾病的侵袭。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A.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影响人类健康
B. 物种的丧失危及人类食品的安全
C. 某些特有物种能够缓冲传染病的传播
D. 物种多样性与疾病感染关系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