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那是法学家们的幻想。相反的,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的个人恣意横行。对此段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0)
A. 法是社会的产物
B. 对社会的调整手段主要有法律、道徳和宗教三种
C. 法律的性质与功能决定于社会,而且法律变迁与社会发展的进程基本一致
D. 为了有效地通过法律控制社会,必须使法律与其他资源分配系统进行配合
下列关于法律与社会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2.0)
A. 法律也像上层建筑的其他组成部分一样,不仅消极地反映社会,而且对社会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它要么表现为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要么表现为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
B. 社会法以国家法为基础,社会力量以国家权力为基础,“纸上的法”以“活法”为基础
C. 法律以社会为基础,不仅指法律的性质与功能决定于社会.而且还指法律变迁与社会发展的进程基本一致
D. 法律对社会的调整,首先是保证总体社会秩序得以确立和维护,再分别集中调和社会各种冲突的利益
某市法院开发了“电脑量刑辅助系统”。该系统的目的旨在为司法审判提供了较为客观的尺度和标准,把法官“估堆”量刑的“暗箱”打开,使其公开化、标准化,从而减少上诉和申诉,有效节约司法资源。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0)
A. 科技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司法效率
B. 在现阶段,电脑可以完全取代法官判案
C. 如果没有电脑的辅助,法官的量刑就不具有客观性
D. 由于各个案件的具体情形都不尽相同,因此电脑无法完全取代法官裁判案件
“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历史时期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点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结底都是应当由这个基础来说明。”关于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
A. 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法律
B. 在社会形态发生变化时,法律会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而在同一社会形态里,经济基础的局部变化,也必将显著影响着法律的变化
C. 法律对经济的作用,既可能是进步作用,也可能是阻碍作用
D. 在阶级社会中,法律会成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对生产关系进行限制、改造或消灭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