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线路上有人工作,应在线路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操作把手上悬挂()的标示牌。
A. “止步,高压危险!”
B. “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C. “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
D. “在此工作!&rdquo
查看答案
做一个读者,就是加入到人类精神文明的传统中去,做一个文明人。相反,对于不是读者的人来说,凝聚在书籍中的人类精神财富等于不存在,他们不去享用和占有这笔宝贵的财富,一个人唯有在成了读者以后才会知道,这是多么巨大的损失。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在他们众所周知的声誉背后,往往有一个人所不知的身份,便是终身读者,即一辈子爱读书的人。 在我看来,一个真正的读者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养成了读书的癖好。也就是说,读书成了生活的必需,真正感到不可缺少,几天不读书就寝食不安。如果你必须强迫自己才能读几页书,你就还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读者。当然,这种情形绝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的,是品尝到了阅读的快乐之后的必然结果。事实上,每个人天性中都蕴涵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都有可能依靠自己去发现和领略阅读的快乐。遗憾的是,当今功利至上的教育体制正在无情地扼杀人性中这种最宝贵的特质。 第二,形成了自己的读书趣味。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再热衷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只能尝其一瓢,区别在于尝哪一瓢。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其实,形成个人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不可分的,正因为找到了和预感到了书中知己,才会锲而不舍,欲罢不能。没有自己的趣味,仅凭道听途说东瞧瞧,西翻翻,连兴趣也谈不上,遑论癖好。 第三,有较高的读书品位。一个真正的读者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仿佛拥有一种内在的嗅觉,能够嗅出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这种能力部分地来自阅读的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收获,能够进一步开启你的心智。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 第一段中“巨大的损失”具体指:()
A. 未能成为伟大人物
B. 未能接受传统的精神文明
C. 未能享用书籍中的人类精神财富
D. 未能占有人类过去创造的精神文明
王先生今年29岁,毕业于某著名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目前在一家著名的IT公司担任部门经理,税后年薪为9万元,则每月税后收入为7500元。他的同龄妻子毕业于某著名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现在在某事业单位作财务主管,每月税后收入为5500元。两人在2005年结婚,并在结婚的同年购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住房,房屋的总价值为60万元,因此他们申请了一笔银行贷款,目前每月需按揭还款2500元,贷款余额为32万元。王先生夫妇每月的基本开支如下:1800元左右的基本生活开销;额外的购物和娱乐费用1000元。王先生夫妇打算2009年生育后代,如果孩子出生了,那么孩子就是家庭的重心,夫妇二人一直对赴海外留学抱有良好的预期,因此他们准备计划在孩子高中毕业后(18岁,从2027年当年起计算)送往国外读书(本科四年),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预计届时在国外就读四年所需费用为80万元,考虑到以后子女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支出,夫妇二人决定采取定期定额的方式为孩子储备教育基金。另外,王先生夫妇期望在65岁时退休,他们在空闲时间经常参加户外锻炼,不出意外的话,两口子都可以活到80岁。二人希望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和现在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因此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预计退休后两人每年共需生活费用15万元。王先生夫妇目前的财产状况如下:(1)日常保留的零用现金1000元;(2)9万元的银行存款(其中包括去年全年收到的税后利息1600元);(3)3万元的债券基金(其中包括去年收到的税后收益1000元)和一套房屋。王先生夫妇目前没有购买任何的商业保险,但他们参加了一些基本的社会保险。因此他们想向理财规划室咨询一些商业保险的信息,从而给自己和妻子买一些合适的保险。备注:此案例信息的收集时间为2007年1月,财务数据截止时间为2006年12月31日。分别列明保险种类、必要额度和保费支出,无须标明具体险种。教育基金投资方面的投资收益率为6%。退休前采取积极的投资策略,预期投资收益率为6%;而退休采取消极的投资策略,预期投资收益率为3%。在此案例中,王先生家庭的清偿比率为()。
A. 0.56
B. 0.6
C. 0.63
D. 0.64
比特丽公司是美国一家大型联合公司,总部设在芝加哥,下属有450个分公司,经营着9000多种产品,其中许多产品,如克拉克捧糖,乔氏中国食品等都是名牌产品。公司每年的销售额达90多亿美元。多年来,比特丽公司都采用购买其他公司来发展自己的积极进取战略,因而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公司的传统做法是:每当购买一家公司或厂家以后,一般都保持其原来的产品,使其成为联合公司一个新产品的市场;另一方面是对下属各分公司都采用分权的形式。允许新购买的分公司或工厂保持其原来的生产管理结构,这些都不受联合公司的限制和约束。由于实行了这种战略,公司变成由许多没有统一目标,彼此又没有什么联系的分公司组成的联合公司。 1976年,负责这个发展战略的董事长退休以后,德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任命为董事长。新董事长德姆的意图是要使公司朝着他新制定的方向发展。根据他新制定的战略,德姆卖掉了下属56个分公司,但同时又买下了西北饮料工业公司。据德姆的说法,公司除了面临发展方向方面的问题外,还面临着另外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下属各分公司都面临着向社会介绍并推销新产品的问题,为了刺激各分公司的工作,德姆决定采用奖金制,对下属干得出色的分公司经理每年奖励1万美元。但是,对于这些收入远远超过1万元的分公司经理人员来说,1万元奖金恐怕起不了多大的刺激作用。另一个面临的更严重的问题是,在维持原来的分权制度下,应如何提高对增派参谋人员必要性的认识,应如何发挥直线与参谋人员的作用问题。德姆决定要给下属每个部门增派参谋人员,以更好地帮助各个小组开展工作。但是,有些管理人员则认为只增派参谋人员是不够的,有的人则认为,没有必要增派参谋人员,可以采用单一联络人联系几个单位的方法,即集权管理的方法。 公司专门设有一个财务部门,但是这个财务部门根本就无法控制这么多分公司的财务活动,因此造成联合公司总部甚至无法了解并掌握下属部门支付支票的情况等等。 参谋人员有何作用?如何协调直线主管和参谋人员之间的关系?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期初无留抵增值税税额,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2013年1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1日,甲公司委托乙公司销售商品2000件,商品已经发出,每件成本为60元。合同约定乙公司应按每件100元对外销售,甲公司按不含增值税的售价的10%向乙公司支付手续费。至本月31日,乙公司对外实际销售1000件,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款为1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7万元,款项已经收到。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开具的代销清单时,向乙公司开具一张相同金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假定甲公司发出商品时纳税义务尚未发生,不考虑其他因素。 (2)2日,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分期收款销售合同,向丁公司销售产品50件,单位成本720元,单位售价1000元(不含增值税)。根据合同规定丁公司可享受20%的商业折扣。销售合同约定,丁公司应在甲公司向其交付产品时,首期支付20%的款项,其余款项分3个月(包括购货当月)于月末等额支付。甲公司发出产品并按全额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丁公司如约支付首期货款和以后各期货款。 (3)5日,甲公司向丙公司赊销商品200件,单位售价300元(不含增值税),单位成本260元。甲公司发出商品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根据协议约定,商品赊销期为1个月,6个月内丙公司有权将未售出的商品退回甲公司,甲公司根据实际退货数量,给丙公司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退还相应的货款。甲公司根据以往的经验,合理地估计退货率为20%。退货期满日,丙公司实际退回商品30件。 (4)10日,甲公司向戊公司销售产品150件,单位售价680元(不含增值税),单位成本520元,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甲公司在销售时已获悉戊公司面临资金周转困难,近期内很难收回货款,但考虑到戊公司的财务困难只是暂时性的,将来仍有可能收回货款,为了扩大销售,避免存货积压,甲公司仍将产品发运给了戊公司。戊公司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运作,资金周转困难逐渐得以缓解,于2013年6月1日给甲公司开出一张面值119340元、为期6个月的银行承兑汇票。假设不考虑甲公司发生的其他经济业务以及除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以外的相关税费。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各题。针对事项(3),甲公司在退货期满日收到丙公司实际退回商品30件时,应()。
A. 确认主营业务收入51000元
B. 确认主营业务成本44200元
C. 冲减预计负债1600元
D.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67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