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的时候,它是绝对不会灭亡的。这是因为:

A. 生产力的发展是促进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B. 生产关系具有相对稳定性
C. 无论哪一种社会都不能使生产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D. 任何一种社会的生产关系都是在旧的社会生产关系中建立起来的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生产方式:

A. 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 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C. 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D. 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015年10月14日,新华社刊发了习近平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习近平在讲话中多次引用古文诗句,寓意深远、精准传神,例如“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等。这些诗句蕴含的哲理有:

A.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
B. 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
C.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D. 社会意识始终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A.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摹写
B.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胜
C.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

A. 具有客观现实性
B. 具有社会历史性
C. 表示人和社会的关系
D. 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