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试述休克病人观察的要点。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下列关于法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法治的核心在于保障人权
B. 依法治国的中心是依法治权
C.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治国方略,后者是一种依法办事的原则
D. 法治与民主是现在文明的主要支柱,但法治与民主并不是天然统一的

下列不属于要约邀请的是

A. 价目表
B. 拍卖公告
C. 招股说明书
D. 悬赏广告

试述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①,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②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③不入净池④,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⑤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⑥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①凶:荒年。②填:形容鼓声,拟声词。③数罟(cù gǔ):细网。④洿(wū)池:池塘。⑤庠序:学校。⑥颁白:斑白。
孟子在回答梁惠王的问话时,讲了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其目的是为了说明什么?
最后一段文字,主要论述了什么问题?
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孟子的“仁政”措施,除了要保障“黎民不饥不寒”之外,还包括什么措施?(用文中语句作答)提出这一措施有什么意义?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