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A公司为经营战略转型进行了一系列投资和资本运作。各个公司所得税税率均为25%。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出现的暂时性差异均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条件。有关业务如下:
(1)A公司于2013年1月1日以2500万元购入B公司30%股权,取得该项股权后,A公司在B公司董事会中派有l名成员,能够参与B公司的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取得投资之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9000万元,2013年1月1日投资时,B公司仅有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不相等,该项固定资产原取得成本为1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013年1月1日已使用2年,投资当日公允价值为1600万元,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折旧方法及预计净残值不变。2013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900万元。此外2013年11月,B公司将其账面价值为600万元的商品以9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A公司,A公司将取得的商品作为存货核算,至2013年年末尚未出售。
(2)2013年7月1日,A公司以银行存款6000万元取得D公司持有的C公司80%的股权。A公司和C公司、D公司无关联方关系。投资时C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6000万元,其中股本为4000万元,资本公积为l600万元,盈余公积为1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300万元。2013年7月1日,C公司仅有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不相等,该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600万元,公允价值70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购买日,C公司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均符合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条件。
2013年7月至12月,C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100万元,2013年8月10。日,C公司分配现金股利600万元。此外,2013年11月,A公司将其账面价值为600万元的固定资产以9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C公司,C公司取得后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核算,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零。
要求:
(1)判断A公司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的后续计量方法并简要说明理由。编制2013年A公司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并计算2013年年末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2)①判断A公司对C公司合并所属类型,简要说明理由,编制2013年7月1日取得投资时的会计分录,并计算购买日合并商誉;
②编制2013年12月31日相关调整抵销分录;
③编制与联营企业的逆流交易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调整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区别的标准是

A. 行政行为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
B. 行政行为所针对的行政相对人是否特定
C. 行政行为是否符合法定权限、法定规则、法定程序
D. 行政行为的启动是否需要行政相对人先行申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第二审程序从收到上诉状之日起到作出终审判决或裁定的期限是()

A. 15天
B. 1个月
C. 2个月
D. 3个月

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A. 始于出生,止于死亡
B. 始于10周岁,止于60周岁
C. 始于出生,止于60周岁
D. 始于1 6周岁,止于死亡

下列选项中关于共同经营的判断,表述正确的有()。

A.共同经营,是指合营方享有某项安排相关资产且承担某项安排相关负债的合营安排
B.合营企业,是指合营方仅对某项安排的净资产享有权利的合营安排
C.未通过单独主体达成的合营安排,应当划分为共同经营
D.通过单独主体达成的合营安排,通常应当划分为合营企业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