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朝初期书法,下列哪些观点为学界基本一致的结论
A. 自唐立国到武后神龙元年为唐朝初期书法。
B. 唐朝初期书法经历了承隋和酝变两个阶段。
C. 武德贞观年间为承隋阶段,高宗武后年间为酝变阶段。
D. 承隋阶段的书法以继承为主调,是隋朝书风的自然延续,体现出南北融会的特点。
E. 楷书继续向法度化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尚没有形成足以体现唐代时代特色的独立风格。
F. 承隋阶段的代表人物是欧阳询和褚遂良。
查看答案
关于承隋阶段的唐朝初期书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楷书的代表人物首推欧阳询。欧阳询书法摒弃二王,直取钟繇书风,又能上溯索靖及北碑,又从隋碑中吸收营养,融会各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的面貌。
B. 虞世南的书法秉承“二王”法,继承多于创造。
C. 欧、虞二家均属继承为主的书法家。
D. 虞氏书法更多地体现出“二王”为代表的南朝的书法风范,而欧氏书法则受北朝书法影响更深一些。
E. 虞世南在楷书法度化构建上成就更为突出,因此对后世的影响比欧阳询更大。
关于初唐行草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行草书经“二王”的努力开拓,已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形式与法理,唐初书坛深受其浸润。
B. 唐代初期经太宗的极力推崇和提倡,行草书笼罩在王羲之书风之下,王献之书法被忽视。
C. 欧阳询行书上溯魏晋又融会楷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终于彻底摆脱“二王”书风的影响。
D. 虞世南行书承智永衣钵,一派“王家”风范,没有创新的面貌。
E. 太宗李世民行书对“王书”心摹手追,在“二王”风范之外,创造别具一格的抒情境界。
关于唐朝初期书法酝变阶段,正确的是
A. 唐朝初期书法酝变阶段为高宗、武周时期。
B. 武后如意元年从“艺”的角度出发,在内廷设立“习艺馆”,内设篆书、飞白书宫教博士各一人,这一举措对于篆书、楷书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C. 高宗、武后一如太宗,仍然推崇王羲之书法,继续以草书入碑。
D. 高宗、武周时期,行书呈现出“右军之势,几奔走天下”的局面,行书完全是“千人一面”的状况。
E. 高宗、武周时期,楷书代表性书法家当推褚遂良、薛稷等人。
F. 高宗、武周时期,“二王”书风虽然仍占有主导地位,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在宗王的基础上,行书也出现了多种面貌。
《雁塔圣教序》是褚遂良个人成熟风格的代表作。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