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湖之会”,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辩论,朱熹同陆氏兄弟围绕如何教人展开激烈辩论。朱熹主张格物致知,穷尽事物之理,陆九渊则主张心即离,发明本心。从哲学角度看,这场辩论的实际上是()。
A.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之争
B. 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之争
C. 客观唯心主义同主观唯心主义之争
D. 机械唯物主义同朴素唯物主义之争
查看答案
1803年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发表“原子说”,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 随着科学发展,原子的存在进一步被证实。受此影响近代部分哲学家认为物质的本质就是原子,这种观点的局限是()。
A. 不能正确认识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 不能正确认识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C. 不能正确理解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物质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D. 不能正确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并从现实存在着的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中抽象出了其共同特性()。
A. 客观实在性
B. 主观能动性
C. 形式统一性
D. 相对独立性
马赫主义主张世界第一性的东西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而是感觉经验,强调一切科学理论都不过是假说,不存在真实的外部世界。马赫主义的观点从根本上否认了物质世界的()。
A. 主观能动性
B. 统一性
C. 多样性
D. 客观实在性
费尔巴哈主张感觉能够给人揭示客观真理,认为“我的感觉是主观的,可是它的基础是客观的”。这说明物质()
A. 能够被感觉所复写
B. 和感觉完全同一
C. 不能被感觉所认识
D. 是感觉的派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