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关于法与原始社会的习惯的区别,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原始社会的习惯是氏族成员自觉遵守的,而法的遵守则是一种自发的过程。
B. 原始社会的习惯的维护和法的效力的维护,都需要国家的强制力。没有强制力,任何规则都不能得以推行。
C. 原始社会的习惯是根据氏族首领的做法中推演出来而为氏族成员所模仿遵守的,而法是由氏族首领单独制定的。
D. 原始社会的习惯依靠氏族首领的威望、人们内心的信念和传统的力量实施,而法的实施要靠国家的强制力。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吕氏春秋》中说:“兵所来者久矣。黄、炎帝故用水火。共工氏故次做难矣。五帝故相与争矣……胜者为长,长则犹不足治之,故立君;君又不足以治之,故立天子,天子之也立出于君,君之立也出于长,长之立也出于争。”王允说:“案尧伐丹水,舜征有苗,四子服罪,刑兵设用……”,从以上的论述中推断,中国法的产生特点是:( )

A. 中国古代法的产生是与氏族战争紧密相关的,氏族对氏族的征服在中国法产生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B. 中国古代法起源于战争,战争中,军事首领的命令,随着战争的结束而直接成为了法律。
C. 中国古代法的特点在于兵刑不分,即有了军队就有了法,有了战争就有了法。
D. 中国古代法的产生与兵或战争并无关系。

下列关于法的价值分析方法正确的说法是( )

A. 法学是价值中立之学
B. 法学要成为科学就必须只研究事实,而不涉及价值
C. 法的价值分析就是运用一定的价值准则去评判、衡量某种法律
D. 法学像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完全排除价值因素是不可能的

法律与宗教虽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两者毕竟是不同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因而,各自又具有自己的特征。一般说来,法律与宗教的区别表现为( )

A. 法律的产生远早于宗教
B. 法律的基础是人的理性的自觉力量,而宗教则不是
C. 法律规范人的外部行为,宗教规范则相反
D. 法律对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明确,宗教规范则相反

历史法学派是19世纪兴起的一个法学派别,下列哪个选项代表该学派的观点?( )

A. 法是一种历史现象,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B. 法和语言、风俗、政治一样,是随着民族的成长而成长的
C. 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
D. 法是在所有的人中确立的,并得到全人类平等遵守的自然理性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