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简述OSI模型。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患者男,40岁,因“持续发热(体温37~39℃)、盗汗、消瘦、右下胸胀痛1个月,咳嗽、咳咖啡色痰(200ml/d)2d”来诊。查体:T38.5℃,P90次/min;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下胸廓隆起,局部水肿,压痛明显,右下肺呼吸音减弱,可闻湿性啰音;肝肋下3cm,质地中等,有触痛,脾未及。此时,最合理的处置是()(提示:引流物涂片镜检发现阿米巴滋养体,粪检发现阿米巴包囊,引流液培养发现大肠埃希菌生长。)

A. 静脉滴注甲硝唑抗阿米巴治疗
B. 反复肝穿刺引流
C. 肝脓肿穿刺引流、甲硝唑冲洗
D. 立即手术治疗
E. 静脉应用甲硝唑联合头孢菌素治疗,可反复穿刺引流,必要时手术治疗
F. 胸腔穿刺引流
G. 胸腔穿刺引流+冲洗

属于2,6-二去氧糖的是()

A. D-葡萄糖
B. L-鼠李糖
C. D-洋地黄糖
D-洋地黄毒糖
E. D-加拿大麻糖

患者,男性,43岁,双侧腮腺区弥漫性肿大8年,反复发作,有胀痛感,唾液混浊黏稠。病理检查见导管上皮增生,囊性扩张,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或形成淋巴滤泡。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流行性腮腺炎
B.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C. 急性腮腺炎
D. 涎石病
E. 巨细胞病毒感染

设备的管路保温的目的有哪些?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