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董仲舒解说“春秋决狱”:“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关于该解说之要旨和倡导,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2013年司法考试卷一第57题)

A. 断案必须根据事实,要追究犯罪人的动机,动机邪恶者即使犯罪未遂也不免刑责
B. 在着重考察动机的同时,还要依据事实,分别首犯、从犯和已遂、未遂
C. 如犯罪人主观动机符合儒家“忠”、“孝”精神,即使行为构成社会危害,也不给予刑事处罚
D. 以《春秋》经义决狱为司法原则,对当时传统司法审判有积极意义,但某种程度上为司法擅断提供了依据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汉朝法律规定的罪名的有()。(2009年非法学综合课多选第61题)

A. 阿党附益
B. 见知故纵
C. 酎金
D. 奸党

秦汉时期的刑罚主要包括笞刑、徒刑、流放刑、肉刑、死刑、羞辱刑等,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徒刑?(2012年司法考试卷一第56题)

A. 候
B. 隶臣妾
C. 弃市
D. 鬼薪白粲

一密闭容器处于283K的恒温环境中,内有水及其相平衡的水蒸气。现充入惰性气体(即气体既不与水反应,也不溶于水中),则水蒸气的压力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确定

Ag2O分解可用下列两个反应方程之一表示,其相应的平衡常数也一并列出:Ⅰ.Ag2O(s) → 2Ag(s) + (1/2)O2(g) Kp(Ⅰ)Ⅱ.2Ag2O(s) → 4Ag(s) + O2(g) Kp(Ⅱ)设气相为理想气体,而且已知反应是吸热的,试问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Kp(Ⅰ) =Kp(Ⅱ)
B. Kp(Ⅰ) =Kp2(Ⅱ)
C. O2气的平衡压力与计量方程的写法无关
D. Kp(Ⅰ)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