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史,可以说是显微镜的发展史。17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使用诞生不久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发现了植物细胞,开启了近现代生物学的大门。此后,显微镜的放大能力和成像质量不断提升,人类对细胞的认知也随之深刻和全面。20世纪中叶,科学家们利用X射线晶体学发现了DNA(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人类的观察极限从亚细胞结构推向了分子结构。我国科学家的重要科研成果“剪接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的背后,也站着一个默默无闻的英雄——冷冻电子显微镜。显微镜在生物科学发现中的作用表明()
A. 实践主体、客体和中介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
B. 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与实践条件的进步有着直接的关系
C. 实践的主体、客体正是依靠中介系统才能够相互作用
D. 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查看答案
实践的中介系统包括 ()
A. 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B. 人的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C. 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各种物质系统
D. 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逻辑方法与操作系统
实践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 ()
A. 实践关系
B. 认识关系
C. 价值关系
D. 评价关系
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 ()
A. 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B. 事物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
C. 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D. 认识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北京时间 2019年4月10日21时,“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在全世界多地同时召开发布会,公布了人类首次拍到的黑洞照片。这是继2015年人类通过引力波探测“听到”两个“黑洞”合体之后,证明黑洞存在的直接“视界”证据。有科学家认为,这张看起来有点模糊的照片意义非凡,它再次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言是对的,并将进一步 帮助科学家解答星系演化等一系列宇宙本质问题。人类首次“看到”黑洞正面照表明:()。
A.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与人的实践和认识水平有关
B. 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
C. 空间的性质依赖于物质的分布及其运动状态
D. 空间的观念随人的认识发展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