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社区矫正对象大勇,男,20岁。大勇10岁时父母离异,他一直随母亲生活。母亲一直忙于生计,无暇管教他。大勇对很多事情都看不惯,易冲动,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初中时大勇在学校里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后来上职校时因打群架被学校劝退,一直闲散在社区。前些日子,得知自己的朋友被人欺负,大勇伙同一帮“兄弟”前往报仇,将人砍伤后被捕获刑,成为社区矫正对象。社会工作者在与大勇交往中发现他情绪不稳定,在描述自己的犯罪经历、家庭背景、社会交往等情况时常常伴随着愤怒情绪出现,包括看不惯邻居的霸道,恼火母亲的唠叨,抱怨父亲不管他,厌恶民警的管教,不满昔日哥们的炫耀等。在与大勇建立起相互信任的专业关系及充分预估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决定运用认知行为治疗法帮助大勇改变其情绪和行为。在情绪问题处理方面,社会工作者和大勇一起商量设定一些测量愤怒的指标,如心跳加快、手心出汗、摔打东西、控制不住地发火、想打人等。在为大勇进行情绪控制训练前,社会工作者要求大勇记录每周愤怒情绪出现的次数、发生的原因、当时的情境、自己的反应等,以此作为评估依据。从第四周开始,社会工作者为大勇进行情绪控制训练,并继续记录大勇每周愤怒情绪出现的次数。10.周内记录大勇每周愤怒情绪出现的次数分别为:介入前(7次、6次、8次),介入后(5次、6次、5次、4次、3次、2次、3次)。 以上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运用了基线测量法,请说明什么是基线测量法,并结合案例说明基线测量评估的操作程序。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在为苏某一家提供服务的时候,家庭社会工作者应当注意些什么?

作为家庭社会工作者,对王某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X公司为母公司,甲公司为其子公司。相关资料如下: (1)2011年1月1日,X公司以银行存款2 600万元自集团外部购入A公司80%的股份,取得其控制权,A公司2011年1月1日股东权益总额为3 500万元,其中股本为2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750万元、盈余公积为625万元、未分配利润为125万元。A公司2011年1月1日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 550万元(包含一项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5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 A公司2011年1月1日至6月30日实现净利润为202.5万元,提取盈余公积20.25万元。 (2)2011年7月1日,甲公司发行2 75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作为对价,自X公司购入A公司80%的股份,取得其控制权。 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股票登记发行费50万元和评估审计等费用100万元。 (3)2011年8月20日,A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6 000万元,股票股利10 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 (4)甲公司于2011年8月26日收到现金股利、股票股利。 (5)2011年度A公司实现净利润4 500万元。 (6)2012年3月20日,A公司宣告分配2011年度现金股利4 000万元。 要求: (1)判断X公司对A公司80%股权投资所属企业合并类型,说明理由并编制2011年1月1日相关投资的会计分录。 (2)判断甲公司对A公司80%股权投资所属企业合并类型,说明理由并编制2011年7月1日相关投资的会计分录。 (3)编制甲公司2011年8月因A公司宣告分配和收到现金股利、股票股利的相关会计分录。 (4)编制甲公司2012年3月20日,因A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的相关会计分录。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社区矫正对象赵某近日获得了一个就业面试机会,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而且曾经是服刑人员,肯定会遭到用人单位拒绝,所以在面试中表现得自卑、胆怯,不能自如应答,导致面试失败。 社区矫正对象陈某在快递公司上班,在一次送货过程中因小事与客户发生了口角,他更加觉得客户对他们这些有过犯罪经历的人是看不起和排斥的,争吵使他丢失了来之不易的工作。 社会工作者发现不少社区矫正对象都有相似的就业困境,决定为他们举办一个就业辅导小组。服务计划的理念、目标、主要内容如下所示: 理念(原因分析、理论基础):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就业辅导服务时,发现不少社会矫正对象存在着因非理性信念而导致的自我认知偏差及对社会认同低等现象,社会工作者决定以理性情绪治疗 模式为理论基础开展小组工作,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通过改善自我认知提升就业能力。 总目标:促进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 具体目标:1.改善自我认知;2.提升就业能力。 每节活动主题: 第一节:相互认识、建立小组契约、讨论小组计划; 第二节:分享就业经历; 第三节:邀请职业介绍所工作人员介绍就业信息; 第四节:参观社区矫正就业基地; 第五节:学习面试技巧; 第六节:总结、处理离别情绪。 分别对上述小组服务方案中的目标与活动主题的相关性,以及理论基础与活动主题的相关性作出简要评价。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