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应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况有:
A. 确定是否接受委托
B. 评价审计结果
C. 执行审计程序
D. 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的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以降低审计风险。
A. 扩大实质性程序范围
B. 追加审计程序
C. 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财务报表
D. 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开展初步业务活动有助于确保在计划审计工作时达到下列要求:
A. 注册会计师已具备执行业务所需要的独立性
B. 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影响注册会计师保持该项业务意愿的情况
C. 注册会计师已具备执行业务所需要的专业胜任能力
D. 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对业务约定条款的误解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通常,4 000元的重要性水平比2 000元的重要性水平高。在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必须注意,重要性水平是注册会计师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进行判断的结果。如果重要性水平是4 000元,则意味着:
A. 低于4 000元的错报不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
B. 低于4 000元的错报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
C. 此时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合理保证能发现高于4 000元的错报
D. 此时注册会计师不需要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合理保证能发现高于4 000元的错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