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背景资料
某机电工程公司施工总承包了一项大型气体处理装置安装工程,气体压缩机厂房主体结构为钢结构,气体压缩机是气体处理装置的核心设备,分体到货。
钢结构厂房屋架为桁架结构,跨度24m,上弦为弧线形,下弦为水平线,下弦安装标高为18m。单片桁架吊装重量为28t,采用地面组焊后整体吊装。机电公司项目部采用2台吊车抬吊的方法,选用60t汽车吊和50t汽车吊各一台。根据现场的作业条件,60t吊车最大吊装能力为15.7t,50t吊车最大吊装能力为14.8t。项目部认为吊车的总吊装能力大于桁架总重量,满足要求,并为之编写了吊装技术方案。针对本吊装作业的特点,技术方案中针对可能发生的吊装系统失稳、吊装构件失稳的风险,进行了分析,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监理工程师审查钢结构屋架吊装方案时,认为吊车吊装能力不能满足需要,吊装方案不可行。
事件二:监理工程师在工程前期质量检查中,发现钢结构用H型钢没有出厂合格证和材质证明,也无其他检查检验记录。建设单位现场负责人表示,材料质量由建设单位负责,并要求尽快进行施工。施工单位认为H型钢是建设单位供料,又有其对质量的承诺,因此仅进行数量清点和外观质量检查后就用于施工。
事件三:工程进行到试运行阶段,机电公司拟进行气体压缩机的单机试运行。在对试运行条件进行检查时,专业监理工程师提出:(1)压缩机组出口主管道未试压,(2)原料气系统未完工,不能确保向压缩机供应原料气。因此,专业监理工程师认为气体压缩机未达到试运行条件。
问题
1.根据背景,指出采用2台吊车抬吊钢结构厂房屋架桁架的方法,分析可能发生的吊装系统失稳、吊装构件失稳的风险原因和相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2.通过计算吊装载荷,说明钢结构屋架起重吊装方案为什么不可行?
3.事件二中,施工单位对建设单位供应的H型钢放宽验收要求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施工单位对这批H型钢还应做哪些检验工作?
4.分别说明事件三中专业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气体压缩机未达到试运行条件的问题是否正确及理由。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重大责任事故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通过综合治理,我国的证券公司的整体状况已发生巨大变化,具体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有效通过综合治理,我国的证券公司的整体状况已发生巨大变化,具体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有效化解了历史遗留风险
B. 平稳处置了一批高风险公司
C. 集中改革完善了一批基础性制度,主要有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的第三方存管制度、新的国债回购交易制度、对资产管理业务实行了客户资产由第三方托管和定期披露信息的新制度、对自营业务实行了账户实名、席位专用、规模控制的新制度、证券公司信息的公开披露制度等
D. 积极推进了证券公司的业务创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证券市场难以化解资本的供求矛盾
B. 证券市场交易对象仅限于股票,因此又被称为股票市场
C. 证券的风险与收益成反比关系
D. 证券市场是价值直接交换的场所

(二)
背景资料:
某公共建筑工程,建筑面积82000m2,地下3层,地上20层,层高3.8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堂1~3层中空,大堂顶板为钢筋混凝土井字梁结构,某施工总承包单位承担施工任务。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开工前,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项目施工人员三级教育情况,质询项目经理部的教育内容。施工项目负责人回答:“进行了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方针、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工地安全制度、工程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四项内容的教育”。受到了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严厉批评。
事件二:施工总承包单位进场后,采购了Ⅱ级钢筋110t,钢筋出厂合格证明资料齐全。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同一炉罐号的钢筋组批,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施工总承包单位在现场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冷拉率控制为3%,监理工程师责令施工总承包单位停止钢筋加工工作。
事件三:施工总承包单位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编制了《大堂顶板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并绘制了模板及支架示意图,如下所示。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要求重新绘制。
事件四:拆模后发现梁底的外露面出现麻面、露筋等表面缺陷。监理要求分析原因并提出后续工程的防治措施。
问题:
1.事件一中,指出不属于项目经理部教育的内容,项目经理部教育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2.指出事件二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3.指出事件三中模板及支架示意图中不妥之处相对应的正确做法(至少列出5项)。
4.分析事件四中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产生的可能原因(至少列出5项)。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