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59.请根据这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 600~1000字的议论文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阅读朱光潜《咬文嚼字》的一段文字:
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 ,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 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 “一 川烟水”,“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 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 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个不同, 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
请回答:
(1)用“//”号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 (3分)
(2)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 (3分)
(3)这段文字主要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3分)

阅读茹志鹃《百合花》的一段
回到包扎所以后,我就让他回团部去。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了,走不几 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挂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 顺手放在路边石 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走了,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看见他 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请回答:
(1)指出这段文字中的细节描写。 (3分)
(2)结合全文分析“我”在小说结构中的作用。 (3分)
(3)通讯员枪筒里插的野菊花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感? (3分)

(—)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
春思
作者: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云,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历乱,形容花开极其茂盛。
这首诗名为春思,前两句通过哪些意象表现春色?(3分)
诗中前两句和后两句表现感清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后两句抒情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夫》)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