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试题。
有问之,对日:“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日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郭橐驼种树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它能给人以什么哲理启发?
这段文字描写了哪两种“他植者”?他们各违反了郭橐驼种树经验的哪一方面?
作者以种树为喻,意在揭露怎样的社会时弊?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陈情表》《张中丞传后叙》《报刘一丈书》的作者依次是()

A. 李密、宗臣、韩愈
B. 宗臣、李密、韩愈
C. 韩愈、李密、宗臣
D. 李密、韩愈、宗臣

阅读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试题。
十九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死了许多人,毁了许多家。许多可爱的生命葬入黄土。接着又有许多新的人继续扮演不必要的悲剧。浪费,浪费,还是那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生命,精力,感情,财富,甚至欢笑和眼泪。我去的时候是这样,回来时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形。关在这个小圈子里,我禁不住几次问我自己:难道这十八年全是白费?难道在这许多年中间所改变的就只是装束和名词?我痛苦地搓自己的手,不敢给一个回答。
在这十九年中,改变的是什么?没有改变的又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不敢给一个回答”?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感情?
请把这段话中的两个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阅读《大同》中的一段文字,并回答下列试题。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分析概括这段文字中所言小康社会的主要特点。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隐:
作:
兵:
小康:
挑出这段文字的排比句,并分析其效果。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试题。
《书》日:“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将“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译成现代汉语。
这一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这段文字在论据上有何特点?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