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这句歌词用形象的语言表现了我们56个民族有不同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活在一个多民族国家,我们应该( )
A. 用平等的态度去尊重、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
B. 蔑视其他民族的文化
C. 只学习、弘扬本民族的文化
D. 抵制其他民族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入侵”
查看答案
十九大报告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报告作出了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 )。①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摈弃封建主义的糟粕,弘扬优秀民族传统;②主张全盘西化,这样才能与当今社会所共同呼吁之民主、自由、平等、科学等价值相适应;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④全面继承,加强文化交流,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就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推出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艺发展之所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因为( )①以人民为中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②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③人民满意不满意是衡量文化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④以人民为中心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十九大报告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实践的深刻总结和理论升华,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内涵、目标、方针和路径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坚持和发展,必将积淀出中华民族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成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思想引领和行动风帆,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新的文化进步。这体现了( ) ①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②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④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结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基础是( )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社会主义荣辱观
D.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