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于20×8年l2月31日资产、负债账面价值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长期应付款为4000万元
B. 无形资产(专利权)为l 543.50万元
C. 无形资产(管理系统软件)为4500万元
D. 长期股权投资(对丙公司投资)为12800万元
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调整事项在进行调整处理时,下列财务报表不能调整的是()。
A. 资产负债表
B. 利润表
C. 现金流量表正表
D.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有关资料如下:
(1)2015年1月1日,甲公司以定向增发普通股股票的方式,从非关联方处取得了乙公司70%的股权,于同日通过产权交易所完成了该项股权转让手续,并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甲公司定向增发普通股股票10000万股,每股面值为1元,每股市场价格为5元。甲公司与乙公司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
(2)乙公司2015年1月1日(购买日)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信息列示如下:股东权益总额为64000万元。其中:股本为10000万元,资本公积为50000万元,盈余公积为4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3600万元。除一批存货外,乙公司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该批存货的账面价值为20000万元,经评估的公允价值为21000万元。
(3)乙公司2015年全年实现净利润5000万元,当年提取盈余公积500万元,年末向股东宣告分配现金股利2000万元,尚未支付。2015年11月10日,乙公司取得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成本为1000万元,2015年12月31日其公允价值为1400万元。除上述事项外,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
(4)截至2015年12月31日,购买日发生评估增值的存货当年已对外销售80%。
(5)2015年,甲公司和乙公司内部交易和往来事项列示如下:
①2015年7月10日,乙公司将其原值为500万元,账面价值为360万元的某无形资产,以424万元(含增值税24万元)的价格出售给甲公司,该无形资产预计剩余使用年限为5年,无残值,甲公司和乙公司均采用直线法对其摊销,无形资产摊销计入管理费用。截至2015年12月31日,乙公司尚未收到甲公司应支付的款项,乙公司对其计提坏账准备20万元。
②2015年6月113,乙公司向甲公司销售商品一批,价格为1000万元,增值税税额170万元,商品销售成本为800万元,乙公司收到款项存人银行。甲公司购进该商品本期40%未实现对外销售,2015年年末,甲公司对剩余存货进行检查,并未发生存货跌价损失。
假定不考虑增值税和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
(1)编制甲公司取得乙公司股权投资有关的会计分录。
(2)计算合并商誉的金额。
(3)编制2015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中与调整乙公司存货相关的调整分录。
(4)编制2015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中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调整到权益法的会计分录。
(5)编制2015年12月31 日合并报表中有关抵销分录。
甲公司2×12至2×13有关投资业务如下:
(1)2×12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400万元自非关联方处取得了乙公司20%股权,并能够对其施加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核算。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7500万元,除一项固定资产和一项存货分别增值1000万元和96万元以外,乙公司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上述固定资产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上述存货在2×12年年末全部对外销售。
(2)2×12年6月,甲公司将其账面价值为300万元的商品以42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乙公司,乙公司将取得的商品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0。
(3)2×12年1月1日至2×12年12月31日,乙公司的净资产增加了1750万元,其中乙公司实现的净利润1250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其他综合收益375万元、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增加125万元。
(4)2×13年1月1日,甲公司另支付银行存款4000万元,自另一非关联方处取得乙公司40%股权,并取得对乙公司的控制权。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9000万元,以上交易的相关手续均于当日完成;甲公司原持有的对乙公司的2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
其他资料:
假设甲公司购买乙公司20%股权和后续购买40%的股权的交易不构成“一揽子交易”,且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影响。
要求:
(1)计算2×12年1月1日甲公司投资时对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损益的影响金额,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2)计算2×12年12月31日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并编制与权益法相关的会计分录;
(3)计算2×12年12月31日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4)计算2×13年1月1日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的初始投资成本,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5)计算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合并成本和合并商誉;
(6)计算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对损益的影响金额,并编制相关的调整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