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原来鲶鱼进入鱼槽,使沙丁鱼感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于是沙丁鱼便活着到了港口。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对于“沙丁鱼”来说,在于缺乏忧患意识。如果他们不想窒息而亡,就应该也必须活跃起来,自加压力,积极寻找新的出路。
B. 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顺境,就缺乏动力与新鲜感,容易产生惰性
C. 当压力存在时,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下去,惧者必须必然会比其他人更努力
D. 为了保持身心健康,应该时时刻刻让自己处于紧张与压力之中
查看答案
某公司采购员萧某需要携带2万元金额的支票到某市工业区采购样品。支票由王某负责填写,由某公司财务主管加盖了财务章及财务人员印鉴,收款人一栏授权萧某填写。这一切有支票存根上记录为证。萧某持票到某市工业区某私营企业中购买了2万元各类工业样品。该私营企业负责人李某为萧某的朋友,见支票上字迹为萧某所为,于是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要求萧某帮忙将支票上金额改成22万元用于暂时周转。萧某应允,在改动过程中使用了李某提供的“涂改剂”,故外观不露痕迹。尔后,李某为支付工程款将支票背书给了某建筑工程公司。此事败露后,某公司起诉某建筑工程公司及李某,要求返还多占用的票款。本案中萧某的行为在票据法上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为什么?
患者男性,53岁,因咯血1周就诊。患者一般状况良好,ECOG评分为0分,既往体健,无内科疾患。胸部X线平片提示双肺多发结节,最大者直径2.0cm,考虑为转移瘤。进一步行腹部CT检查提示右肾中部有8cm肿瘤,右肾静脉及下腔静脉未见异常,腹膜后可见数枚淋巴结,最短径线为1.8cm,肝脏未见转移征象。患者的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均正常,但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胆红素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 该患者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是()【提示】患者接受了右肾姑息性切除术+腹膜后淋巴结活检术,术后病理报告:右肾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FurhmanⅢ级,肿瘤大小7.0cm×6.0cm×6.4cm,肾窦脂肪及肾周围脂肪未见侵犯,腹膜后3枚淋巴结呈反应性增生,未见癌转移。
A. 参加转移性肾癌治疗的临床研究
B. 应用干扰素300万U,每周3次
C. 应用干扰素900万U,每周3次
D. 应用舒尼替尼
E. 应用索拉非尼
F. 应用依维莫司
G. 应用肿瘤疫苗
H. 应用双磷酸盐预防骨转移
某地政府委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代建办公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6层,建筑面积22200m2。共有甲、乙、丙、丁等8家施工单位报名参加投标。最终乙施工单位中标,并于2013年8月1日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总价款4840万元,合同工期350d。 在招投标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政府为了控制建安成本,指定了专门的招标代理机构。 事件二:招标代理机构在招标文件发售后的第二天,发现甲施工单位在一个月前发生过重大质量事故,于是取消了甲施工单位的投标资格。 事件三:在签订合同时,约定采用固定总价一次性包死,不再调整。 事件三中采用固定总价一次性包死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