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确立的原则有( )。

A. 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照顾
B. 各国独立保护大气原则
C. 共同但有差别的职责
D. 可持续发展原则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现有的国际环境保护法律文件多以框架条约和议定书等文件为集中表现形式,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 )。

A. 由于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及复杂性,需要国际社会迅速做出反应,达成一致意见
B. 因为各方不易就环境方面的重大原则问题达成一致
C. 污染问题的复杂性,使各方在达成的条约中无法就具体的权利和义务有详细的规定
D. 条约修订的障碍

国际环境法仍未达到基本满足国际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水平,其主要原因在于( )。

A. 各国在政治、经济利益上的巨大差异阻碍了国际环境法的进一步发展
B. 可持续发展原则已被确定为有法律效力的国际习惯
C. 国际环境法的“软肋”特征限制了其规范作用的进一步增强
D. 国际环境法内部体系尚不完备,且其实施机制仍很欠缺,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

依据《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关于建设项目防治污染设施“三同时”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B. 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C. 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D. 防治污染的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确有必要拆除或者闲置的,必须征得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依据《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未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进行的处罚形式有()。

A. 限期补办环评手续
B. 责令停止建设
C. 处以罚款
D. 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