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有关侦查辨认程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检察院侦查活动中,辨认犯罪嫌疑人时,受辨认人的照片不得少于10张
B. 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其他人员或者物品之中,不得给予辨认入任何暗示
C. 几名辨认人对同一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时,可以个别进行辨认
D. 在公安机关侦查活动中,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应当经公安局局长批准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在法庭按照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出现以下何种情况,法院应当决定中止审理,并按照公诉案件的第一审普通程序重新审理?()

A. 钱某的行为可能不构成犯罪
B. 事实不够清楚,证据不够充分
C. 发现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D. 钱某应当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关于二审抗诉程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未生效判决、裁定有权抗诉,提出抗诉的,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交抗诉书,并将抗诉书副本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
B. 检察院依法提起二审抗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抗诉期满后3日以内,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且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
C. 上级人民检察院接到下级人民检察院的二审抗诉书副本后,如果认为抗诉不当,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撤回抗诉,并且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
D. 人民检察院在抗诉期内撤回抗诉的,第一审人民法院不再移送案件;如果是在抗诉期满后第二审法院宣告裁判前撤回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裁定准许,并通知第一审人民法院和当事人

根据《行政诉讼证据规定》,在二审程序中,对当事人依法提供的新证据,法庭应当进行质证。这里新证据是指:()

A. 在一审程序中应当准予延期提供而未获准许的证据
B. 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依法申请调取而未获准许,人民法院在二审程序中调取的证据
C. 原告或者第三人提供的在举证期限届满后发现的证据
D. 原告或者第三人在诉讼过程中提出的其在被告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所没有反驳的证据

某盗窃案件,人民法院派员向被告人送达起诉书副本,但被告人本人不在家。那么,法院工作人员可将该起诉书副本交给下列哪些人代收?()

A. 被告人正在上小学的儿子
B. 被告人的邻居(已成年)
C. 被告人所在单位负责人
D. 被告人卧病在床的母亲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