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甲、乙两位老师对《南州六月荔枝丹》-课的教学处理,读后回答问题。甲:在读完课文后,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给学生讲解荔枝的特征,从荔枝干讲到鲜荔枝,把其中的概念如“果肩”“果顶”“缝合线”等--进行补充讲解,教师不断地讲,学生不断地记,-节课下来,学生记住了大量有关荔枝的知识。乙:上课了,教师先引导学生读课文,然后请吃过干荔枝和鲜荔枝的学生谈谈对荔枝的认识,最后,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了-干-鲜两颗荔枝。学生喜不自禁,教师示意学生安静。然后要求学生剥开两颗荔枝,进行比较观察,将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对照着实物读课文,完成-篇短文《我所知道的荔枝》。(1)两种教学处理各有什么特点?(2)从语文教育学的有关理论特别是新课程理念看,哪-种教学处理更好?为什么?
查看答案
“差生”的成绩我是差生行列中的-员,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次老师骂我是蠢猪,我-生气下决心下次-定要考好。于是,我加倍努力,真的拿了个英语第-名。心想这次老师-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我意料,老师-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的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下子从头凉到脚,难道我们差生就-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透过这份材料.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现行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的恐惧、不满与无奈,请分析此课程评价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县在2013年的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全县普通类本二以上达线2361人,其中应届1772人,往届589人;普通本二以上文化达线1377人,其中应届1056人,往届321人。应届文化本科达线人数,居全市四县第一;东海高级中学应届文化本科达线825人.居全市四县第一;白塔高级中学应届文化本科达线145人,居全市三星级高中第一。三个“第一”,实现了××县高校招生考试成绩的历史性突破和教育发展新的跨越。
写作要求:
以××县政府的名义,拟写一则嘉奖令,用以表彰××县教育局。要求表达清晰,语言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