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共同对丙实施严重伤害行为时,甲 误打中乙致乙重伤,丙乘机逃走。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司考)
A. 甲的行为属打击错误,按照具体符合说, 成立故意伤害罪既遂
B. 甲的行为属对象错误,按照法定符合说, 成立故意伤害罪既遂
C. 甲误打中乙属偶然防卫,但对丙成立故意伤害罪未遂
D. 不管甲是打击错误、对象错误还是偶然防卫,乙都不可能成立故意伤害罪既遂
查看答案
刘某基于杀害潘某的意思将潘某勒昏,误以为其已死亡,为毁灭证据而将潘某扔下悬崖。事后查明,潘某不是被勒死而是从悬崖坠落致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司考)
A. 刘某在本案中存在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B. 刘某在本案中存在打击错误
C. .刘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D. 刘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甲与乙因情生仇。一日黄昏,甲持锄头路过乙家院子,见甲妻正在院内与一男子说话,以为是该男子乙举锄就打,对方重伤倒地后遂发现是乙的哥哥。甲心想,打伤乙的哥哥也算解恨。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司考)
A. 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
B. 甲的行为属于方法错误,成立故意伤害罪
C. 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对乙成立故意伤害 (未遂)罪,对乙哥哥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
D. 甲的行为不存在任何认识错误,理所当然 成立故意伤害罪
关于期待可能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司考)
A. 行为人是否具有故意、过失,与是否具有期待可能性,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换言之,具有故意、过失的人,也可能没有期待可能性
B. 行为人犯罪后毁灭自己犯罪的证据的行为之所以不构成犯罪,是因为缺乏期待可能性
C.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因遭受自然灾害外流 谋生而重婚的,之所以不以重婚罪论处, 是因为缺乏期待可能性
D. 身无分文的乞丐盗窃他人财物得以维持生存的,因为缺乏期待可能性,不应认定为盗窃罪
下列哪些案件不构成过失犯罪?( )(司考)
A. 老师因学生不守课堂纪律,将其赶出教室,学生跳楼自杀
B. .汽车修理工恶作剧,将高压气泵塞入同事 肛门充气,致其肠道、内脏严重破损
C. 路人见义勇为追赶小偷,小偷跳河游往对岸,路人见状离去,小偷突然抽筋溺毙
D. 邻居看见6楼儿童马上要从阳台摔下,遂伸手去接,因未能接牢,儿童摔成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