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美洲金银地产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措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马克思材料二:由于贸易商、传教士和殖民主义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地被打上了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园农业的发展对不熟练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增。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在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了解决。根据材料二,指出奴隶贸易兴起的原因。
查看答案
脏腑功能低下导致痰饮内停者,属于真实假虚病理。
A. 对
B. 错
安全边际量是指保本点以上的销量()
A. 对
B. 错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材料二在欧洲的启蒙时代,中国的科举制度为百科全书学派们普遍叫好,认为铲除了贵族的世袭制,每个人靠自己的本事,“学而优则仕”。——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材料三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据伏尔泰所著《哲学词典》载:1648年,路易十四接见了随耶稣会士赴欧的中国人沈宗福,沈宗福向路易十四献上由在华耶稣会士所译的拉丁文《四库直译》的手稿,后来这就是1687出版的巴黎官刊本《中国哲人孔子,以拉丁文编写的中国人的学说》——摘编韩琦《17—18世纪英国皇家学会和在华耶稣会士的交流》材料四工业文化的背景是雄厚的物质力量和以“普济众生”为已任的基督教精神,所以这种文化的特点是阳刚文化,强力文化,它是进取性的,是出击性的。因为是出击性的,所以它要输出他们的的文化,首先是他们的宗教文化,即基督教文化。——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请回答: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百科全书派的主张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说明“中国的科举制度为百科全书学派普遍叫好”的理由。
肝脏穿刺活检术,进针深度不应超过6cm。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