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78岁。既往高血压病史40余年,以"突发口鼻出血1小时"急诊入院,入院时意识尚清,测血压180/100mmHg,心率70bpm,已于门诊行双侧后鼻孔填塞+前鼻孔填塞,口咽后壁见鲜血自后鼻孔流下。患者出院1周后再次因左鼻大量出血返院,入院时患者皮肤苍白,手脚湿冷,心率120bpm,呼吸急促,神志模糊,血压90/60mmHg,此时对该患者的处理正确的有()。
A. 后鼻孔填塞
B. 输血
C. 急查血常规
D. 与患者家属沟通患者病情,告知病重
E. 联系介入科作动脉栓塞准备
F. 大量快速补液
G. 如有必要,可行气管切开
查看答案
胆总结()。
A. 位于小网膜的游离缘内
B. 由左、右肝管汇合而成
C. 居于门静脉的左前方
D. 管径通常在1cm以上
E. 切开探查术在十二指肠上段进行
阅读有关合作学习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设”中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因具有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引发学习动机、激活学生思维的优点,已经逐渐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于是有些教师就错误地以为合作学习使用得越多越好,课堂上合作学习到处可见。只要教师一提出问题,就让学生开始分组合作学习。如在教授《宽容序言》一课时,一位教师设计了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一是了解课文大意,概括主要内容;二是从文中找出描写人物的有关语句,感受其形象特点,理解深层的含义。由于第一个问题比较浅显,学生完全可以通过阅读独立解决,根本不需要讨论,让学生合作学习反而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第二个问题学生大多能参与讨论,但在大组交流时只有一个小组的代表汇报,没有一个学生提出异议,可见参与讨论的学生并不多,讨论的质量也不高,这样的合作学习不要也罢。对上述观点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教师应在理解合作学习的真正内涵的基础上采用此学习方式
B. 合作学习不是使用得越多越好,否则会流于形式
C. 合作学习应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D. 教师只要加强过程性指导,学生的讨论过程就不会脱离文本的中心和重点
男,42岁,着凉后右侧腰部、臀部、股后部及小腿外侧疼痛就诊。检查坐骨神经沿途部位有压痛,踝反射存在,但无相应关节活动。进一步检查自主神经功能时,关于可采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A. 竖毛反射
B. 眼心反射
C. 卧立位试验
D. 指鼻试验
E. 发汗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