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患者男,15岁,因“畏寒、发热、全身酸痛伴双小腿多发丘疹2个月”来诊。当地医院诊断:二期雅司病。查体:双小腿皮肤有多发黄豆大小丘疹,表面有黄褐色痂皮,除去痂皮露出红色杨莓状湿润面。皮损渗液暗视野显微镜下可查到纤细密螺旋体。胫腓骨X线片:胫骨局限性不规则状骨膜反应,骨小梁稀疏。关于雅司病,叙述错误的是()。

A. 由苍白密螺旋体极细亚种引起
B.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C. 减毒型雅司病多见于流行率较高的地区
D. 可致骨骼破坏,引起毁容性损害
E. 多数患者病期终止于二期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牙体预备体常见的固位形不包括()

A. 环抱固位形
B. 钉洞固位形
C. 倒凹固位形
D. 沟固位形
E. 洞固位形

区间通话柱芯线有()种引入方式。

A. 1
B. 2
C. 3
D. 4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限制类”主要是指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

A. 正确
B. 错误

患者,男性,52岁。于2006年9月26日因"黑便5小时"入院。患者既往有肝炎、肝硬化病史5年,于2005年3月、11月及2006年4月因肝硬化腹水"先后3次住院,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一直服用保肝药物。本次入院前自觉乏力症状加重,恶心、未吐,排暗红色血便4次,量约1600ml。入院后查体:贫血貌,血压66/31mmHg(1mmHg=0.133kPa),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中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未触及,脾左肋下7cm,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3g/L,血小板(PLT)50×109/L,总胆红素68μmol/L,结合胆红素19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65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85U/L,凝血酶原时间(PT)20秒,凝血酶原活动度(PTA)0.41,血钠127mmol/L。PT(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见于()

A. 先天性因子Ⅱ、Ⅶ、X缺乏
B. 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C. DIC
D. 胆汁淤积性黄疸
E. 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或口服避孕药
F. 维生素K缺乏症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