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病史摘要患者,男,22岁,学生。因反复闷油、纳差、乏力3十年,加重伴黄疸1+周,于×年10月11日入院。3十 年前因闷油、纳差、乏力、黄疸及肝功异常,住院治疗45天后症状消失,肝功恢复正常而出院休息。一年后复学,因过度劳累,上述症状复发并加重,经住院治疗2月后好转出院,但SGPT仍高于正常。3十月前因功课重,劳累过度,上述症状再次加重入院。体格检查:皮肤、巩膜深度黄染,面部和胸前皮肤可见数个蜘蛛痣。心肺(-)。腹膨隆,肝肋下刚触及,剑下1cm,质硬。脾肋下刚扪及。移动性浊音(+).肝功:总胆红素545μmol/L(正常1.7μmol一17μmol/L),清蛋白27.0g/L、球蛋白30.6g/L,TT13u(正常0—6u).HBsAg(+).入院后经各种治疗病情无好转,8天前进入昏迷,3天前呕吐咖啡色液体,抢救无效于12月17日死亡。尸检摘要全身皮肤、巩膜及各脏器深度黄染。腹水1800m1,胸水900m1,均为黄*色清亮液体。肝重1000g ,质硬,表面及切面呈灰绿色,满布均匀一致的绿豆大结节。镜下。见正常肝小叶结构消失,代之结缔组织包绕的肝细胞团。其中肝细胞广泛气球样变及坏死,库普弗细胞增生。汇管区及肝实质内有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胆管及结缔组增生。肝细胞及胆管淤胆。脾重310g,质硬。胃肠腔内有咖啡色液,黏膜水肿,点状出血。双肺镜下均见散在灶性肺泡内有浆液及嗜中性粒细胞浸润。脑重1550g,充血水肿明显。讨论1.患者所患疾病及诊断依据。2.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3.死亡原因。4.用主要脏器病变解释患者的临床表现。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病例摘要:患者,男,61岁,退休工人。突然呕血1小时入院。患者去年7月份在某医院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于1小时前进食晚餐后出现恶心,呕出鲜红色血液,量约300ml,无血凝块。伴头晕、心悸、口干。入院后又呕鲜血约500ml,头昏、乏力,次晨共解柏油样便2次,每次约150g。患者有乙肝病史多年,确诊“肝硬化”1年余。入院体检:体温 36.9℃,脉率 80/min,呼吸 22/min,血压105/70mmHg,慢性病容,颈侧见2处蜘蛛痣,巩膜清,有肝掌、腹膨软,肝肋下未及,脾肋下3cm,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总蛋白48.1g/L,白蛋白27.6g/L,球蛋白20.5g/L,A/G 1.3,总胆红素27.9μmol/L,直接胆红素8.5μmol/L,谷丙转氨酶120U/L,尿素氮8.10mmol/L,肌酐120μmol/L,葡萄糖7.60mmol/L。乙肝标志物测定(ELISA法):HBsAg阳性、HBcAg阳性、抗HBc阳性。胃镜:食管中下段静脉中-重度曲张。B超:提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肿大,中等量腹水。腹水常规为漏出液。腹水病理:未见癌细胞。住院后因再次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分析题:1、根据提供的病史及检查结果,你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2、肝硬化的概念,了解发病机制?3、门脉性肝硬化的病理变化如何?叙述其临床病理联系。

对于同一个能量,电子可以有自旋朝上,也可以有自旋朝下的分布形式。因此,量子态的数目应是波矢数目的()倍。

A. 1
B. 2
C. 3
D. 4

自由电子的能量值E和能态密度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用()表示出来

A. 直线
B. 抛物线
C. 双曲线
D. 圆

等能面的面积变小,能态密度()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