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生产经营单位的()依法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A. 法定代表人
B. 实际控制人
C. 主要决策人
D. 主要负责人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论述外部监督的主要形式。

“公务员不要说体面生活,基本生活都难以达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第12届改革论坛上发表上述观点。薛澜称,我国公务员工资体系极其不合理,由此形成了灰色的空间,“在这些灰色空间当中,确实也使得我们一些地方政府很担心,你要每个人仔细去追,每个单位、每个部门可能都会有一些问题”。现实生活中,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正在形成——以公务员饭碗为圆心,一股强大的辐射磁场,正在制造无与伦比的吸引力,从普通大学生、高学历白领到身家千万的企业老板,都被这股力量蛊惑着,争先恐后地涌入体制内。人们为何如此热衷月薪一两千元的公务员职位?究竟是什么制造了公务员职位强悍的吸引力?公务员明面上的待遇一般并不优厚,但“隐性”福利名目繁多——从一元午餐到福利分房,从摇篮到坟墓,各种福利或明或暗地照耀着公务员群体的幸福人生;另一方面,社会上的其他人群承受着来自工作、生活的高风险、高压力,但高风险、高压力,却并没有对应的高福利去稳妥地兜底,无论是企业还是社会,,都常让人们遭遇保障兜底无着的困境。因为缺乏阳光的照耀,公务员的隐性福利正在走向某种程度的失范。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约束,监管的制度篱笆没能扎紧,预算账本很难向公众公开,公务员的隐性福利就会泛滥成灾,不仅需要纳税人无止境地巨额埋单,更可能产生腐败寻租的魅影,进一步剥夺民生。结合上述材料与本门课程所学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反映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2)对材料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评价,并给出你的对策。

下列说法符合《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规定的是:()。

A. 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利用先进技术和方法建立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实施有效动态预警
B. 生产经营单位委托其他有专业资质的单位进行危险作业的,应当在作业前与受托方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专门明确受托方的安全生产职责
C.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单位负责人现场带班制度,建立单位负责人带班考勤档案,带班负责人应当掌握现场安全生产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置事故隐患
D. 生产经营单位系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发生事故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立即报告注册地证券主管部门,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信息披露事宜

施迪闻是富强油漆厂的供应科长,厂里同志乃至厂外的同行们都知道他心直口快,为人热情,尤其对新主意、新发明、新理论感兴趣,自己也常在工作中搞点新名堂。前一阶段,常听见施科长对人嚷嚷说:“咱厂科室工作人员的那套奖金制度,我看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是彻底的“大锅饭”、平均主义。奖金总额不跟利润挂钩,每月按工资总额拿出5%当奖金,这个5%是固定死了的,一共才那么一点钱。说是具体每人分多少,由各单位领导按每人每月工作表现去确定,要体现‘多劳多得’原则,还要求搞什么‘重奖重惩,承认差距’哩,可是谈何容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总共就那么一点,能玩出什么花样?理论上是说要勤罚懒,干得好的多给,一般的少给,差的不给。可是你真的不给试试看?不给你造反才怪呢!结果实际上是大伙基本上拉平,皆大欢喜,要说有那么一点差距,确定分成三等,不过这差距也只是象征性的。照说,这奖金也不多,有啥好计较的?可要是一个钱不给,他就认为这简直是侮辱,存心丢他的脸。唉,难办,奖金拨的就是少;二是咱中国人贫穷惯了,爱犯红眼病。”最近,施科长却给人们谈起了他的一段有趣的经历。他说:“改革科室奖金制度,我琢磨好久了,可就是想不出啥好点子来。直到上个月,厂里派我去市管理干部学院参加一批中层管理干部短训班。有一天,他们不知道打哪请来一位美国教授,听说还提有名儿,来这里专门作一次讲演。那教授说,美国有位学者,叫什么来着?……对,叫什么伯格,他提出一个新见解,促使企业对职工的管理,不能太依靠高工资和奖金。又说:钱并不能真正调动人的积极性。你说怪不?什么都讲金钱万能的美国佬,这回说起钱到不那么灵来了。这倒要留心听听。那教授继续说,能影响人积极性的因素很多,按其重要性,他列出了一长串单子。我记不太准了,好像是,最要紧的是‘工作的挑战性’。这是个洋名词,照他解释,就是指工作不能太简单,轻而易举地就完成了;要艰巨点,让人得动点脑筋,花点力气,那活才有干头。再就是工作要有趣,要有些变化,多点花样,别老一套,太单调。他说,还要给自主权,给责任;要让人家感到自己有所成就,有所提高。还有什么表扬啦,跟同志们关系友好融洽啦,劳动条件要舒服和安全啦什么的,我也记不准了、记不全了。可有一条我是记准了:工资和奖金是摆在最后一位的,也就是说,最无关紧要。你想想,钱是无关紧要的!闻所未闻,乍一听都不敢相信。可是我细想想,觉得这话是有道理的,所有那些别的因素对人说来,可不都是还是蛮重要的吗?!我于是对那奖金制度不那么担心了,还有别的更有效的法宝呢。那教授还说,这理论也有人批评,说那位学者研究的对象全是工程师、会计师、大夫这类高级知识分子,对别类人未见得合适。他还讲了一大堆新鲜事儿。总之,我这回可是大开眼界了。短训班办完,回到科里,正赶上年末工作总结讲评,要发年终奖金了。这回我有了新主意。我那科里,论工作,就数小李子最突出:高中生,大小也算个知识分子,聪明能干,工作积极,又能吃苦,还能动脑筋。于是我把他找来谈话。别忘了我如今学过了点现代管理理论了。我于是先强调了他这一年的贡献,特别表扬了他的成就,还细致讨论了明年怎么能使它的工作更有趣,责任更重,也更有挑战性……瞧,学来的新词马上用上了。我们甚至还确定了考核他明年成绩的具体指标。最后才谈到这最不要紧的——奖金。我说,这回年终奖,你跟大伙一样,都是那么些。我心里挺得意:学的新理论,我马上就用到实际里来了。可是,你猜怎么着?小李子竞发起火来了,真的火了。他蹦起来说:‘什么?就给我那一点?说了那一大堆好话,到头来我就值那么一点?得啦,您那套好听的请收回去送给别人吧,我不稀罕。表扬又不能当饭吃?’”“这是怎么一回事:把我搞糊涂了。”
问题:1.施科长用了美国教授的理论去激励小李,结果碰了钉子。是不是那理论完全是无稽之谈?如果还有点道理,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2.小李子是个只知道要钱,不给钱就不干活的人吗?老施所用的那些“法宝”,如表扬、成就感、责任心、工作的趣味与挑战性、自主权等等别的激励手段,真的毫无作用吗?他对这些都一概嗤之以鼻吗?如不是,他为啥发火?
3.你看下一步老施该怎么办才好?他从这回的经历里,应从中汲取哪些教训?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