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对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组是()①则或咎其欲出者或:或,或许②何可胜道也哉 胜:尽③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④其文漫灭 漫:潦草不清⑤独其为文犹可识 识:辨认⑥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尽,走到尽头⑦有怠而欲出者 怠:怠慢⑧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非常
A. ①②③⑧
B. ②④⑤⑦
C. ①④⑦⑧
D. ③⑤⑥⑧
查看答案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②夫夷以近③不随以止④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⑤然力足以至焉⑥可以无悔矣⑦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⑧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A. ①⑦/②③④⑤/⑥⑧
B. ④⑦/①②③⑤/⑥⑧
C. ①⑦/③⑤⑥⑧/②④
D. ④⑦/②③①⑤/⑥⑧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B.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C.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D.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①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②然视其左右
B. ①于是余有叹焉②然力足以至焉
C.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②险以远,则至者少
D.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下列对本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A. 这段文字阐述要到险远之处,观非常之观,需要有坚定的志向、足够的力量和一定的外物相助。
B. 作者的心得:尽了自己的志向而没有到达,可以不后悔。
C. 作者特别强调“志”——志向、意志,这和他后来百折不挠地推行新法的精神是一致的。
D. 作者用了象征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对人生和事业的追求也需要有坚定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