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中国甲公司与法国乙公司签订了一货物买卖合同,约定适用法国法律。后双方发生争议,甲公司在中国法院提起诉讼。关于该案的法律适用问题,依相关中国法律和司法解释,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该货物买卖合同适用法国法律
B. 因当事人已选择适用法国法,本案涉及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应适用法国法
C. 如争议涉及外汇管制问题,则该问题应直接适用中国法
D. 法院在确定应当直接适用的中国法律时,无须再通过冲突规范的指引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甲、乙两国2008年建立外交关系,并缔结了双边的《外交特权豁免议定书》。2010年两国交恶,甲国先宣布将其驻乙国的外交代表机构由大使馆降为代办处,乙国遂宣布断绝与甲国的外交关系。后双方分别撤走了各自驻对方的使馆人员。关于两国的上述做法,依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 乙国的行为不应承担国家责任
B. 甲国将其驻乙国的外交代表机构降为代办处的行为违反国际法
C. 乙国可以查封甲国使馆的财产作为报复
D. 乙国的行为属于国际法中的报复

中国沈阳某进出口公司电告法国某贸易公司,以FOB(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为条件出售一批服装,信用证付款。广州公司将货物装上"玛丽"号轮船,整批货物分装在三个集装箱中(承运人签发的提单受《海牙规则》调整)。当承运船舶在海上航行时,由于船员疏忽,船上发生火灾,其中一个集装箱被火焚毁,其余两个则完好无损。货物运至马赛,法国公司以货物受损为由拒绝接收货物,并向广州公司提出索赔。有关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A. 对于集装箱被火焚毁造成的服装受损,沈阳公司应承担合同不符的责任
B. 对本案货物损失,法国公司可向沈阳公司索赔
C. 承运人应对本案货物损失负责
D. 法国公司没有理由以货物受损为由要求开证行拒付货款

下列哪些行为在国际法上被认为是国家行为,依国际法可归因于国家?()

A. 叛乱运动机关的行为
B. 外交部部长在国外私人身份的不法行为
C. 甲国发生政变,其政府不能实际履行职务,实际正在行使政府权力的一群人的行为
D. 军队的行为

关于物权的法律适用,依《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权利质权适用质权设立地法
B. 运输中动产物权适用当事人选择的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物之所在地法律
C. 有价证券适用有价证券权利实现地法律
D. 不动产物权适用当事人选择的法律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