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节的材料,回答问题。课前准备:把学生每四人分为一组,准备各种糖(少量),不得少于五种,鼓励种类越多越好,意在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参与并查阅资料了解糖的知识,为课堂上能轻松地突破难点作好铺垫,同时也为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糖的有关知识做准备。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让学生四人为一小组阅读教材“细胞中的糖类”的内容,并归纳整理知识结构。通过谈话、自学归纳总结,学生认识了糖类的种类和作用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课前准备的各种糖进行归类,并能说出每种糖在生物体细胞中的作用。教师给完成得快而且好的小组的全组同学在发展性评价的学习情感、态度和个性化评价栏中记录一次A。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积极完成任务。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正常人的一个咀嚼周期中,发生咬接触的平均时间为()

A. 0.2秒
B. 0.4秒
C. 0.6秒
D. 0.8秒
E. 1.0秒

孕妇遭受不利因素影响,如药物、感染、物理、劳累、营养缺乏等,造成流产、死胎或先天畸形等,最易发生于孕后几周内()

A. 8
B. 12
C. 16
D. 20
E. 24

材料:某教师关于“DNA分子的结构”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1)问题情境创设:犯罪分子逃亡几年后,经过DNA鉴定可以确定犯罪分子,为什么通过DNA能确定身份?(2)出示资料,并创设问题情境:问题1:沃森和克里克利用了前人的哪些经验和科学成果?这对你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有什么启示?问题2:他们在建构模型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错误?他们是如何对待和纠正这些错误的?问题3:沃森和克里克默契配合,他们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作为科学家合作研究的典范,在科学界传为佳话。他们的这种工作方式给予你哪些启示?其对DNA分子结构具有什么意义?(3)出示课本的结构模式图,引导学生读取图中的信息,并创设问题情境:问题1:观察并回答DNA是由几条链构成的?这两条链的位置关系如何?它们的方向一致吗?它具有怎样的立体结构?问题2:DNA的基本骨架由哪些物质构成?分别位于DNA的什么部位?问题3:什么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位于DNA的什么位置?问题4:脱氧核苷酸的三个组成成分怎样连接?脱氧核苷酸间又是如何连接的?(4)模型建构,四人小组自备材料合作构建模型,组内、组间合作与交流,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引证所学概念,并引发新的问题探究。问题情境创设:问题1:发现组员出错时有什么感受?你对你们的成功(不成功)的经验有什么感想?问题2:每个小组的DNA相同吗?DNA之间的差异主要在哪里?问题3:大家的组装方式有什么不同吗?问题4:你觉得细胞在形成新的DNA分子时会以哪种方式进行?

患者,男,67岁,60kg。因"左肺癌"拟行左肺上叶切除术,术中经探查后改行左全肺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过程约9h,术中单肺通气,氧合较满意。术中出血900ml,术中输血1200ml,人工胶体液1000ml,晶体液4200ml,术中尿量约1200ml。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常规入ICU监护治疗。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参数PEEP19cmHO,PEEP5cmHO,频率12次/分,FiO45%),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术后5h后呼吸机模式由双水平正压通气改为自主呼吸模式。术后12h患者逐渐出现呼吸困难,脉搏氧饱和度由98%~100%降至85%~90%。查体:T38℃,P120次/分,R33次/分,BP110/63mmHg。患者烦躁,右肺听诊湿性啰音,心律齐,未闻杂音。双下肢无水肿。查血气pH7.42,PaCO35mmHg,PaO55mmHg,SaO86%。查血常规:WBC14×10/L,N89%,Hb100g/L,Plt120×10/L。查白蛋白29g/L,肝酶、肾功能、电解质基本正常。ECG:窦速。胸部X线片:左肺切除术后改变,右侧肺水肿。行肺动脉导管检查:CVP11mmHg,平均肺动脉压42mmHg,PAWP7mmHg,CI4.0L/(min·m)。对于此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措施,哪项不合适()。

A. 可予拔除气管插管,尝试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B. 继续给予镇痛镇静
C. 适当增加PEEP
D. 由自主呼吸模式改为双水平正压通气
E. 适当增加压力支持
F. 予肺复张治疗
G. 首先将氧浓度调至100%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