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4题。
“罗布人有许多东西遗忘在路上了,但是,有一条关于胡杨的俚语,我还记着,这就是:胡扬有三条命--生长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地不朽一千年!”一位叫热合曼的老人对我说。”胡场在我们的叫法中,还有一个名字,叫三叶树。它的底部长的是窄长的柳叶,中间长的则是圆圆的大杨叶,顶部--它的顶却是椭圆形的小杨叶。三种树叶奇怪地长在一裸树上,所以我们叫它三叶树!”另一位叫亚生的老人对我说。两位老人向我说话的时间是998年的秋天。说这话时,那个叫热合曼的老人105岁,那个叫亚生的老人102岁。 说话的地点是在阿拉干一片死亡的胡杨林里。通常,他们被认为是最后的两个罗布泊人或者换言之,是两千年前曾经建立过辉垃的楼兰绿洲文明的楼兰人尚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两个后裔。
在罗布泊一年一年的盈亏中,在罗布泊像钟摆一样一次一次的位移中,逐水而居的罗布人总是在不停地搬迁。他们将自己新建的每一个村庄都叫“阿不旦”,在这里建立起新生活的愿望,并希望这一次搬迁将是最后的搬迁。当然,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随着罗布泊的继续收束和碱化,他们又得循着塔里木河水系,向上游走,继续寻找他们新的“阿不旦”。也许在几千年的岁月中,罗布人就是这样过来的,辉煌的楼兰绿洲文明,就是这样延挨着日月,最后只剩下两滴闪烁在20世纪末阳光下的水滴。
一个民族要靠这两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来承担整个民族的记忆,那是一件太沉重的事情。所以在阿拉干,在那狰狞万状的死亡胡杨林里,热合曼说,他把许多的记忆都遗忘在路上了。
1.在第一段中,两位老人是怎样各自描述胡杨的?作者为什么详细记录了说话的时间、地点和老人的年龄?(6分)
第二段中所说的“最后只剩下两滴闪炼在20世纪末阳光下的水滴”指的是什么?这里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第一段开头和第二段结尾都提到了“遗忘”,这两种“遗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它们各自有着怎样的内涵。(6分)
第三段写胡杨林的盛衰,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说阿拉干的胡杨给了他“最大感动”?最后一段转述两位老人的话,有什么深意?(7分)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查看答案
搜索结果不匹配?点我反馈
更多问题